2020-2021年度中国房地产市场报告
2021年1月21日,REICO工作室发布2020~2021年度中国房地产市场报告。报告分析了2020 年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并对2021 年房地产市场形势和“十四五”房地产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2020 年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
土地购置面积降幅收窄,9 月后景气下降。2020 年,100 大中城市土地供应17248 宗,同比增加 3%;100 大中城市成交土地 6.98 万公顷,同比增加5%,增幅比去年增加 4 个百分点。分月度数据看,2020 年 1 月 100 大中城市成交土地面积同比下降 44%,2-4 月成交土地面积降幅逐步收窄,5 月后转为正增长,8 月增幅最高为 15%,9 月后增幅逐月下降, 11 月和 12 月 100 大中城市成交土地面积当月增幅转为负增长。
商品房供给增幅下降。2020 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疫后快速增加。2 月受疫情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 24.5%,之后房地产投资增速快速增加,1-6月由同比下降恢复为同比增加,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 14.1 万亿元,同比增长7%,增速比去年减少2.9 个百分点,比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 4.1 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规模小幅增加。2020 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小幅增加,商品房销售额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商品房销售面积 176086 万平方米,同比增加 2.6%,增幅比去年增加 2.7 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 173613 亿元,同比增加 8.7%,增幅比去年增加 1.2 个百分点。
一线城市住房价格涨幅增加,二三四线城市住房价格涨幅回落。2020 年,70大中城市商品住房价格环比涨幅、二手住房价格环比涨幅均回落。全年 70 大中城市商品住房价格环比上涨 3.86%,涨幅比去年减少 2.6 个百分点;二手住房价格环比上涨 2.22%,涨幅比去年减少 0.8 个百分点。全年 70 大中城市商品住房价格同比上涨 5%,二手住房价格同比上涨 3%,涨幅均低于去年。
商品房库存下降。2020年,商品房新开工面积负增长,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加,商品房库存(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低于去年。2020年,商品房库存4.8亿平方米,同比减少13%,其中商品住宅库存0.95亿平方米,同比减少45%。
2021 年房地产市场形势预测
第一,2021 年经济增速大幅度增加,超常规货币政策逐步退出。第二,从紧的房地产调控持续。第三,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第四,房地产市场供求减少。综上所述,2021 年在疫情影响逐步下降、经济增速大幅回升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环境边际收紧,“三线四挡”政策影响继续显现,预计房地产市场需求稳中有降,房地产市场增量供给减少,房价基本平稳,房地产市场景气下降。
“十四五”房地产发展前景
第一,城镇住房需求总量高位减少。“十四五”时期,支撑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各种红利效应继续减弱,包括人口结构红利下降、经济增长减速、城镇化快速发展趋缓等,综合影响下城镇新增住房需求总量将出现趋势性下降。根据模型估算,我国城镇新增住房需求总量峰值出现在“十三五”时期,“十四五”时期城镇新增住房需求总量大约减少 10%。
第二,房地产投资低速增长。“十三五”时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台阶, 年均增速降至 7.9%。根据模型估算,“十四五”时期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下降,大约维持 3%左右的低速增长。伴随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台阶,2014-2017 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降至大约 7%,比2009-2013 年平均 17.2%的贡献率下降 10.3 个百分点。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下降。
第三,五大城市群房地产需求继续增加。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是城市群。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等五大城市群,是近年吸引人口最多、城镇人口增加最快的地区。2013 年以来,这五大城市群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基本都高于全国水平,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持续增加。未来这些城市群伴随经济较快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的吸引力将持续稳定,城镇人口将较快增加,房地产投资增速必将高于其他地区,房地产投资占比也会延续2013 年以来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
关于“REICO工作室”
“REICO 工作室”由全联房地产商会、精瑞人居发展基金会共同支持建立。支持方基于“促进房地产业及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寻求研究成果代表和反映行业及商界利益。
“REICO 工作室”独立开展房地产市场研究,“自主超然、格物致知”,研究结论及倾向独立于政府意图及商界立场。
“REICO报告”的撰稿人,由工作室根据专题研究需要聘请。研究团队每年会随选题不同而发生变化。撰稿人来自不同大专院校、研究机构,以个人身份参与研究、撰稿,其成果不反映、不代表所在单位的倾向与意见。撰稿人被要求遵守学术道德,引用观点、文献、数据等必须符合学术规范,对因此产生的纠纷由撰稿人本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