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热点行业薪酬报告

报告引言

2018年,我国经济增速逐渐趋缓,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的空档期。在此经济形势下,国内企业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持续增长的薪酬成本也将变得更加难以接受,而炙手可热的人才恰恰需要企业以高竞争优势的薪酬来吸引。在经历着劳动力成本日渐上升挑战的同时,人才稀缺,特别是高级技工和管理层,将会造成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企业该如何锁定关键人才?又该如何分配涨薪池,制定合理的人才发展计划?

为回答这些问题,埃摩森研究院立足于埃摩森人力集团强大的数据库系统,编制了《埃摩森AIMSEN:2018热点行业薪酬报告》,本报告涉及9大热点行业多个核心岗位的薪酬信息,旨在帮助企业了解2018年各行业的薪酬分布及劳动力市场趋势,让人力资源更好地制定薪资分配方案,规划未来的薪酬管理战略,在合理可控的预算下实现人才的保留与激励。

研究方法

本次薪酬研究采用了四分位法,便于更直观的观察各个职位的薪酬分布情况。25分位值表示市场同期该职位中有25%的企业给出年薪小于此数值,反映市场的较低端水平;50分位值(中位数)表示市场同期该职位中有50%的企业给出年薪小于此数值,反映市场的中等水平;75分位值表示市场同期该职位中有75%的企业给出年薪小于此数值(即有25%的企业在该职位的年薪上大于此数值),反映市场的较高端水平。其中50%分位值(中位数)不等同于平均值,平均值容易受到个别极端值的影响,而中位数可以排除极端值的影响,因此平均值与50%分位值(即中位数)存在一定的差异。

行业薪酬概览

薪酬作为重要的人才指标,薪酬数据可以有效反映劳动力市场的整体发展态势。2018年各行业整体薪酬基本保持稳定,跳槽涨薪比例维持在20%左右,部分复合型管理人才的跳槽涨薪幅度可达30%以上。未来人才市场的竞争依旧以高端复合型人才为主。

供给侧改革向创新驱动转换,互联网+趋势催生热门岗位

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进程的加速,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转换。各行业间的融合趋势愈加明显,尤其以互联网+产业最为显著。传统金融、零售等产业与互联网的进一步结合,加之大数据经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机器人专家、数据专家等热门岗位,这些岗位人才将成为企业抢夺重点。

劳动力市场年轻化发展,复合型管理人才需求广泛

市场的瞬息万变,要求人才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及丰富的创造力,年轻人学习能力强的特点,促使劳动市场开始向年轻化发展。本次报告中我们发现,即使是高端管理岗位,平均工作年限也多在10年以下。此外,随着行业间互联互通的打造,各行业对复合型管理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企业愿意付出更高薪资吸引高质量人才。

城市间抢人大战开启,基础岗位薪资在一、二线城市间差距缩小

自2017年以来,全国掀起一场具有标志意义的“抢人大战”,南京、武汉、成都等20多省区与城市先后出台力度非常大的措施吸引人才。二线城市人才质量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基础岗位在一、二线城市起薪差距的缩小。从9大行业经理级别的岗位中可以发现,许多岗位在一、二线城市的薪资差距不大,尤其是25分位值,部分岗位已经非常接近。

人才招聘回归理性,多行业通用型岗位薪资趋同

与往年企业高薪挖人不同地是,现在企业的人才招聘变的更加理性,雇主更愿意给付高薪在高端技术岗位上,而对于通用型职能岗位,除金融行业较高外,其他行业给付的平均薪资逐步趋同。

金融行业依旧稳居薪酬高位,汽车及制造行业平均薪酬相对较低

9大行业中,金融行业以43万的平均年薪稳居首位,其次为房地产、互联网行业,平均年薪分别为40万和35万。而汽车及制造业以27万的平均年薪在9大行业中排名相对靠后。金融的杠杆特性,决定了金融机构可以撬动更大的交易体量,获得更高的回报率。而汽车及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传统从业者技能落后,依旧处于薪资低位,未来更多的跨界从业者将带动行业整体薪资水平的提高。

2018热点行业薪酬报告插图 2018热点行业薪酬报告插图1 2018热点行业薪酬报告插图2 2018热点行业薪酬报告插图3 2018热点行业薪酬报告插图4 2018热点行业薪酬报告插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