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
从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开发布,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令人瞩目,成为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焦点。在此背景下,美世《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2019)》应运而生。
报告简介
人才环境和薪酬福利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最大的优势之一。大湾区拥有大规模的常住人口和年轻化的人口结构、丰富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和极具竞争力的薪资福利,造就了大湾区得天独厚的人才环境。在政策方面,大湾区极力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创新激励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为其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创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白皮书》从宏观经济与投资、人才环境、薪酬福利、生活成本与质量等四个维度全方位研究了大湾区的区位特征及优势,以数据可视化的形式,展示了大湾区人才发展的先天优势、发展进程和未来蓝图,并致力于帮助大湾区的企业领导者、人力资源管理者全面了解大湾区的人才现状、用工政策及薪酬福利趋势,共同参与大湾区的开发、建设和发展。
报告主要内容
大规模、年轻化的人力资本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常住人口超过6,957万人,占全国人口总规模的5%左右。人口增加不断提高地区的人力资本,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注入活力。另外,2017年末的人口调查显示,大湾区人口年龄结构表现出“年轻化”的总体特征。人口年龄结构较轻,劳动力人口比重高,使得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充满活力,湾区可持续发展的人口动力强劲。
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大湾区内高等院校数量超过180所,其中两所“985工程”高校。此外,国家教育部在广东省成立了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为广东省的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2018年11 月24日,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成立。目前已有52所本科高校入盟,联盟平台的合作单位将持续不断提供大量优质课程供联盟高校免费共享。
政策利好,人才争夺战志在必得
《白皮书》汇总分析了大湾区主要城市近三年内的人才吸引政策。为了掌握人才与创新的优势主导权,大湾区先后通过放开户籍制度、加码人才奖励等手段,从各个领域全方位出击,在营造人才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同时创新人才工作的激励机制,旨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抢占先机。
极具竞争力的薪资
在薪资水平方面,《白皮书》显示:2014-2018年5年内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各大地级市最低工资年度复合增长率最高为其三线城市,其次为广州市。深圳市虽年度复合增长率低,但其最低工资水平仍领先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广东省其余城市。
活跃的人才市场
尽管粤港澳大湾区总体来说是一个人口流入的地区,但各个行业对于人才非常渴求。就广东地区而言,广东企业的雇佣意向持续走强。根据美世整体薪酬调研,从2016年到2017年,越来越多的公司表明有增加员工的意向,2018年更是到达了近五年的顶峰,约有54%的企业预测会增加员工。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对于未来发展持有着越来越强大的信心。
人力资本对大湾区计划的重要性
美世认为,大湾区的建设需要大范围的协作和极高的透明度。这种全面的框架可以确保有合理的机制来解决,从劳动力迁移合法性和环境政策,一直到项目开发基准以及运营标准等各方面可能产生的争议。
此外,由于整个地区的政治、金融和制度体系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人才建设将成为大湾区实现可持续、平等发展的关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