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低温肉制品行业研究报告

2022年中国低温肉制品行业研究报告插图

低温肉制品是指常压下通过蒸、煮、熏、烤等热加工过程,使肉制品的中心温度控制在68-72℃,并需在0-4℃低温环境下储存、运输、销售的一类肉制品,与高温肉制品相比,低温肉制品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肉类的口感和营养成分。

近年来,随着低温肉制品需求增长、冷链物流设施愈发完善,市场规模随之稳步提升,参与者逐年增加。从行业发展来看,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拥有自主供应链、研发配方,以及更懂年轻人的新锐低温肉品牌将更具市场竞争力。

研究方向

本报告的重点研究问题如下:

  • 什么是低温肉制品?低温肉制品的分类有哪些?
  • 低温肉制品市场规模及变动趋势如何?
  • 驱动低温肉制品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低温肉制品产业链由哪些关键环节构成?主要参与者分别有哪些?
  • 新锐低温肉品牌品质升级关注点都有哪些?
  • 低温肉制品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报告观点

低温肉制品是指以畜禽肉为原料,采用巴氏热加工,经调味制作的熟肉制成品或半成品,并在冷藏温度下储运和销售。

近年来,我国低温肉制品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在2017-2020年间由2,907亿元增长至4,348亿元,低温肉制品产量在2019年达到1,155.5万吨,占比超过65%。一方面,低温肉制品行业利好政策不断落地,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而冷链基础设施的完善,显著降低低温肉制品行业成本水平;另一方面,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健康饮食意识崛起,低耗时、营养美味的低温肉制品备受推崇,而餐厅降本增效+连锁扩张的需求,对制作难度较低,且食材组合较少的低温肉制品产生强诉求。目前,行业进入投融资高峰期,拥有自主品牌及供应链的高成长性项目,更受资本青睐。

近年来,低温肉制品行业逐渐建成了涵盖养殖、屠宰及精深加工、冷藏储运、批发配送、肉制品零售、设备制造及相关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完整产业链。

行业不断洗牌,低温肉制品行业逐渐出现养殖、屠宰、加工一体化的现象。传统养殖与屠宰企业通过自建肉制品加工业务或与相关企业战略合作的方式,将业务链下沉至肉制品加工行业,甚至发力低温肉制品赛道,以丰富公司的产品矩阵并增厚利润。而新锐低温肉品牌则以健康肉源、产品研发、营销策略为核心竞争力,同时向上游养殖业延展锁定高品质肉源,向下游消费端进行全渠道布局加强供应链建设。

行业集中度逐渐提升,二八效应显现,具有全产业布局能力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低温肉制品生产数智化水平将随着技术发展与应用而不断提升;以消费者为中心,健康化、高端化的产品将更受市场青睐。

资源下载地址

该资源需登录后下载

去登录
温馨提示: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学习使用。若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我们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