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期宏观经济与资产展望:形势比人强

核心逻辑和主要结论

下半年政策宽松、流动性充裕是大方向;经济复苏也是大方向,但约束多、会波折,中美经济将从上半年“中弱美强”变为下半年“中强美弱”;配置而言,“灰犀牛、黑天鹅”并存,权益偏乐观、结构性机会,债券偏中性、震荡为主。

回看上半年,我国经济大幅下行、市场剧烈调整,显然是各方始料不及,背后凸显的是我们持续提示的“4大矛盾”,即:防疫情VS稳增长;抓落实VS换届、问责;增量政策(松地产、补资金缺口等)VS硬约束;稳外部VS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中美博弈。展望下半年,事情正在起变化,6月以来我国处于“四期叠加”:疫情受控期、经济反弹期、存量政策落地期、增量政策酝酿期,这也意味着“4大矛盾”有望逐步缓解。

“信心比黄金重要、形势比人强”已是上半年的主题词,很可能仍是下半年的主题词。今年是二十大之年、是换届之年,也是党第二个百年的开局之年,“稳”可谓硬要求。面对内有疫情冲击、需求不足、信心不足,外有美联储加息、衰退风险、地缘博弈,“稳”的难度大增。

宏观经济特征和资产配置

综合看,下半年宏观经济和资产配置特征如下:

一、政策面:全力稳增长、稳信心,核心是抓落实、控疫情、松地产、补资金缺口

总基调:全力稳增长稳信心,存量政策加速落地、增量政策尽早出台,紧盯7月政治局会议。

货币端:大方向延续宽松,降准降息仍可期、但空间有限,宽信用在路上,主要有三大发力方向,一二线地产松动、东中部城投融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全年社融存量增速预计10.3%-10.7%左右,节奏上二季度末可能是年内高点,三四季度冲高回落后呈震荡走势。
财政端:仍会积极,6月份专项债基本发行完毕,存量政策资金已基本到位、重在落实,尤其是专项债项目;增量政策可期,重点关注特别国债、调赤字率、提前下发明年专项债额度等。

中长期:紧盯二十大报告,关注要素市场化、共同富裕、双碳、资本、平台等领域新提法。

二、基本面:全球衰退风险大,下半年“中强美弱”, GDP目标应“保4争5”,地产是关键

1. 外部看,全球从滞胀向衰退,中美周期再分化,下半年转为“中强美弱”。海外方面,上半年俄乌冲突爆发,全球通胀抬升,美联储紧缩持续超预期,加剧全球滞胀格局;下半年预计美国经济进一步放缓,存在衰退风险,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剧。国内方面,回顾历史全球经济下行时期,我国经济多数也同步下行,仅2004-2005年逆势上行,就本轮而言,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可控,我国出口韧性较强、疫情持续受控,经济有望逆势复苏,类似弱化版2004-2005年。

2. 内部看,对比2020年,下半年修复前景如何?当前经济修复进度类似2020年Q2滞后1个月左右,下半年回升是大趋势,但约束仍多:1)疫情:疫情冲击大概率较上半年减轻,但常态化核酸难以实现绝对清零,疫情约束仍存;参考深圳经验,下半年新增病例水平可能高于2020-2021年,人员流动在更低水平达到均衡;2)信心:居民信心不足、预期恶化的问题仍然突出,可能将需更长时间修复;3)库存:短周期看,库存高位下行将对压制生产。综上,6月经济较快修复可能更多是积压需求释放,7月存在二次探底风险,下半年修复斜率和上限不宜高估。

3. 结构看,“三驾马车”齐发力,松地产、扩基建、促消费、稳出口。生产端,复苏是大趋势,但工业受出口、库存约束,疫情扰动服务业;需求端分三大链条:消费-地产链:能力和意愿双重制约、复苏有波折;出口-制造业链:趋回落、韧性强;基建链:政策持续加码、高增可期。

4. 目标看,下半年经济复苏是大趋势,全年GDP增速可能转向“保4争5”,2023年走势“倒勾型”。全年5.5%的目标仍要努力(极限思维)、但难度大,更可能的是转向“保4争5”,预计全年GDP实际增速为4.2%左右、下半年5-5.5%;上行力量是消费-地产链复苏、基建链继续发力,下行力量是出口-制造业链回落;基数影响下,明年GDP增速可能呈“倒勾型”。

三、流动性:CPI上、PPI下,利率震荡为主、上有顶、下有底,美元偏强、人民币偏稳

1. 通胀:鉴于俄乌冲突久拖未决、全球能源价格高位,叠加全球经济放缓预期,全球滞胀风险仍在加剧,其中,美国更接近“胀而不滞”,中国更接近“滞而不胀”,欧洲已经“大滞胀”。

美国通胀:预计6-9月CPI同比仍会保持在8.2%-8.6%高位区间,10月以后才可能出现明显回落,年底预计在6%左右;Q3核心CPI可能小幅反弹,Q4回落,年底在4.5%左右。

中国通胀:CPI预计震荡上行,Q3高点可能破3%,全年中枢2.4%左右;PPI延续回落、但下行斜率可能慢于预期,Q4回落速度可能加快,全年中枢上调至5.4%左右。

三大关注点:猪价、粮食、油价大扰动;CPI破“3%”影响(预计有限);输入型通胀压力。

2. 利率:仍是宽货币与宽信用的博弈,10Y国债收益率震荡为主,Q3可能偏上行、Q4可能偏震荡,上有顶(3%左右)、下有底(2.6%左右),疫情、通胀、美联储加息等是扰动。

3. 汇率:美元有望整体保持强势,年底可能回落;人民币趋稳或小幅升值,中美关系是扰动。

四、中观面:关注4条线索—疫后修复、宽信用、滞胀、央企改革

1. 疫后供需恢复的结构性机会:目前经济修复位置类似2020年Q1疫情后,参考2020年经验,从供需端综合看,疫情后周期(如汽车、纺服)、地产后周期(如家电、家具)、基建链三大领域的反弹幅度最大,下半年疫情影响减退,相关行业可能有结构性机会。

2. 宽信用下的资产表现复盘:历史上5轮宽信用周期有两条规律:1)多数时期宽信用能带动股票市场好转,主要与盈利改善有关;2)宽信用阶段的行业表现并没有明显特征,仍取决于政策、产业周期等诸多因素。整体看,下半年宽信用将继续推进,有望带动企业盈利在Q3改善,指向短期股票市场无需担忧。板块来看,本轮宽信用下,稳增长和消费复苏应是下半年主线。

3. 滞胀视角的资产表现复盘:下半年可能仍将呈现“类滞胀”的特征。以史为鉴,“类滞胀”期间:1)大类资产胜率最高的是债券、外汇、地产,商品、股票波动较大,但商品表现好于股票;2)市场风格周期往往胜率较高,金融胜率偏低;3)细分行业煤炭、基础化工、食品饮料跑赢大盘概率较大,房地产、传媒、交通运输、计算机、建筑、轻工等胜率偏低。

4. 关注央企改革的投资机会:三年国改即将收官,央企上市公司改革已发布指导文件,可关注资产证券化率较低、尚无上市公司的央企集团,及此前已被纳入国改专项行动的上市央企。

五、配置面:“灰犀牛、黑天鹅”并存,权益偏乐观、结构性机会,债券偏中性、震荡为主

风险提示

疫情演化、政策走向、外部环境等超预期变化。

2022年中期宏观经济与资产展望:形势比人强插图 2022年中期宏观经济与资产展望:形势比人强插图1 2022年中期宏观经济与资产展望:形势比人强插图2 2022年中期宏观经济与资产展望:形势比人强插图3 2022年中期宏观经济与资产展望:形势比人强插图4

资源下载地址

该资源需登录后下载

去登录
温馨提示: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学习使用。若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我们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