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展望
报告目录
- 2035年建成中等发达国家,创新、绿色领域看点最多
- “十四五” 双循环内外共振,收入分配与生育政策或迎调整
- 产业政策向市场化转型,1+4领域需要重点关注
- 城镇化突出城市群作用,土地盘活释放要素潜力
- 金融体系改革地位提升,资本市场改革或为亮点
内容节选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们认为这一目标约为2万美元左右
- 世界银行将发达经济体定义为,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超过12,536美元;2019年共有62个国家或地区满足这一标准*,其中21-42名应为中等发达国家,第42名的希腊GNI约为2万美元
- 2019年4月20日,上海市市长应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2018年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达到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中性预期下,2021-2035年均增速4.8%,到2035年人均GDP达到21,006美元,可同时实现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和较2020年翻番两个目标
2022-2025年、2026-2030年、2030-2035年平均增速分别为5.0%、4.6%、3.9%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或将进一步完善“首台套”、财税激励、政府采购、金融支持等政策
- 科研院所继续承担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任,实行“揭榜挂帅”的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扩大科研院所自主权,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21-2035)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公布,有望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领域制定新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