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普看中国人口变化的趋势和机遇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以下简称七普)。此次人口普查的调查时间为2020年11月1日至12月10日,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对我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逐户逐人进行了普查登记。
人口普查是全面查清国家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的重要途径,中国目前为止进行了七次人口普查,分别于1953、1964、1982、1990、2000、2010、2020年进行。在现行统计制度下,人口普查每10年开展一次,尾数为“0”的年份为普查年度,其余年份进行人口抽样调查,其中尾数为“5”的年份进行规模较大的1%人口抽样调查,也称为“小普查”。需要注意的是,人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统计方法不同。人口普查以全体目标人群为调查对象,而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利用抽样比推算获得。相比之下,人口普查不存在抽样误差,漏登率更低,数据更为准确。因此,根据普查结果修正中间年份的历史数据亦是人口普查的重要意义之一。
人口普查为完善我国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七普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总人口呈现低速增长、少子化、老龄化等趋势。为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5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提出实施三胎政策和配套支持措施。会议提出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通过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增强适龄青年的生育意愿,提高我国生育率。
本文从人口规模、年龄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和人口素质等方面对七普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国人口变化的五个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经济的影响和市场机遇。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