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健康领域人才趋势洞察

大健康产业作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提升,全球产业链日渐成熟。

该产业以维护、改善和促进健康为目标,为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提供丰富的产品和服务,是多个行业领域的综合体。伴随着大健康理念的不断增强,尤其是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未来全球大健康产业将继续受到多个因素驱动,持续释放市场活力。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新机遇也意味着新挑战。要在未来的全球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企业需要密切关注人才市场变化、洞悉人才需求,才能吸引和保留更多优秀人才,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

在新冠疫情影响之下,全球各国政府空前重视医药健康领域,不仅纷纷加大对该产业的投入,也在加速重组供应链。社会对于医药产品的研发与供应的敏捷性要求进一步提高,也对医药企业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快速反应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全球大健康产业发展呈现新面貌。

领英最新发布《全球大健康领域人才趋势洞察》报告,重点分析了在过去一年中,人才数量增长最快的生物技术、制药及医疗器械领域的全球人才趋势,并通过深入比对中美两国人才状况,为企业人才布局,提供参考。

市场扩容,资本注入 科技助力行业升级

近几年,大健康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速明显。

根据 Frost & Sulivan 研究显示,2020 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约 1.4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 5%,同期中国医药市场的规模约为 3,300 亿美元,同比增长率达全球医药市场的 2.4 倍。

8 月 1 日,“2020 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 发布,其中 26 家企业进入了百亿俱乐部,这一数字,比 2015 年多出 10 家。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制品企业的崛起速度尤为突出。在 2015 年的百强企业榜单中,仅有1家生物制品企业,而在 2020 年,7 家企业上榜。

但与资本热度相对的,是医药行业研发周期长、审批监管严格的特性。在中国,目前一款创新药的平均研发时间是 12-15 年,平均资金投入约 15-20 亿元人民币。医药行业想要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成果,并非易事。

唯一的突破点,在于将信息技术与行业相结合。 

基因泰克公司前 CEO 阿瑟·李文森曾指出,医学在过去几十年的进步其实非常缓慢,只有将 IT 技术与生物制药技术结合,才可能带来改变。IT 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不仅是加快药品研发的速度,降低成本,也在于能够通过大数据诊疗,将人类基因图谱与各种疾病联系起来,从而帮助我们快速找到致病基因。

数字化、信息化及先进 IT 技术与大健康产业融合的必然趋势,引得许多互联网及科技巨头加速入局,也深刻影响和改变了行业发展和人才状况。

全球人才整体趋势

1)生物技术增速最快,人才学历普遍较高

领英人才大数据洞察显示,截至 2021 年 6 月,全球与大健康相关的六大行业——生物技术、制药、医疗设备、医院护理、保健健身、医务工作,人数总和超过 3,500 万。其中,生物技术、制药与医疗器械近一年人数增长最快,全球人才总数超过 806 万。

由于疫情等原因影响,欧洲国家生物技术研究人才同比增速最快,英国去年一年生物技术研究人才增加了 14.5%。

除此之外,报告显示,大健康领域从业者的学历普遍较高,超过一半的从业者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尤其在生物技术研究领域,67% 的人才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超三分之一拥有博士学历。

2)销售职能占比最高,人力资源增长最快

从职能构成上看,在全球大健康行业中,销售职能的人数占比最高,也是招聘需求最为旺盛的领域,除此之外,研究、运营、软硬件工程也是热门招聘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职能中,人力资源是过去一年增长最快的职能。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蓬勃发展、快速扩张的状态,及其对人才招募、培养及组织发展的迫切需求。

3)高校、科研机构与产业间的流动频繁

科研与产业的结合正在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在大健康领域尤为明显。

报告显示,大健康尤其是生物技术行业人才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间的流动十分频繁。过去一年,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流入大健康领域的人才比例正在逐渐提高。

这一方面是由于生物制药等领域对人才的研发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使得入行门槛较高,拥有科研背景的人具备先天优势,另一方面,行业的蓬勃发展及产业化的加快,也对身处科研机构及高校的人才有着较大的吸引力,并为拥有专业背景的人才投身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中美人才比较

通过与美国行业人才对比发现,中国大健康领域人才,呈现以下趋势:

1)中国人才净流入,美国人才净流出

领英人才大数据显示,美国的大健康领域从业人数高达 217 万,位居全球第一。中国目前拥有 53.5 万的从业人员,位居全球第三。

但在过去一年中,美国的行业人才处于净流出状态,主要流向了亚洲的印度、中国及欧洲的英国、德国。而中国则处于人才净流入状态。

经纬创投中国合伙人喻志云指出,很多美国创新药公司的骨干都是华人,加上拥有顶尖学术背景的年轻一代华人教授有着更强的学术成果转化意识,这些高层次医药人才的回流,将让中国医疗大健康产业变得更加值得期待。

2)中国销售人才占比更高,美国则为研究人才

从现有人才的职能对比上看,虽然中美两国销售职能都占最大群体,但中国销售人才的占比为 22%,远高于美国的 13%。

而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中国最急需的同样为销售类人才,其需求高出其他职能近 3 倍。其中一个原因在于,该领域许多外资企业主要将中国当作销售市场,因此对销售人才需求要高于研究人才。相信未来随着中国本土医药企业的发展,对研发人才的需求将有所增长。

此外,在行业强监管及合规性愈加严格的大环境下,中国大健康领域的法律人才在过去一年也有较快增长。

3)美国博士学历人才占比高,中国人才潜力巨大

从学历上看,中国大健康领域拥有硕士学位人数占比为 33.4%,远高于美国的 18.1%,但美国博士人才占比高达 15.6%,这一比例在中国为8.7%。

而在从业经验上,美国人才也更加成熟。

以生物技术领域为例,领英人才大数据洞察显示,美国目前行业人才过半数都拥有超过 10 年工作经验,拥有 15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才占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与之相比,中国的人才中,拥有 5-10 年经验的人数最多,占到 40%,经验不足五年的为 25%。

对于中国来讲,一方面应加快高端、成熟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也应把握时机,充分发挥人才的整体实力及巨大潜力。

“人才密度”挑战持续 企业需做好人才规划

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人才的争夺。

领英人才大数据通过对超过 300 家大健康领域企业的问卷调研分析显示,企业人才的需求体现在 “兼顾实用性与成长性”、希望 “数量与质量并行”。

“人才密度”,成为行业面临的人才挑战之一。

对此,企业应在几方面提早布局,加以应对:

1)做好组织职能梳理及人才规划

报告显示,随着行业的发展成熟,人才的职能划分有逐渐细化的趋势,比如,在生物技术领域,新增长的人才头衔,由常见的科学家,正在逐步细化为实验室科学家、临床实验室科学家、质量审核科学家等。

因此,企业应及时做好组织职能梳理及人才盘点,并在进行岗位设置时,将职责划分得更加精细合理,便于更加精准地吸引人才,以及为人才提供清晰的发展路径。

2)做好雇主品牌建设,多方引才

互联网及科技企业的入局,打破了行业间人才流动的壁垒,同时,大健康产业人才与高校及科研机构间的流动也十分频繁,这些,都让行业人才的竞争变得更加多元化。

针对这一趋势,企业应不断加大雇主品牌建设力度,发挥品牌价值与影响力,有针对性、系统性地提升雇主品牌形象,加大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

同时,在选拔人才时,企业也应拓宽视野,扩大目标群体,积极打通海外引才等渠道。

3)识别人才关键技能

IT技术与大健康领域的融合,使得行业人才核心技能以及企业对人才的技能需求,都在发生改变。

领英人才大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中,在制药、生物技术及医疗设备行业中,增长最快的人才技能,均为分析技能,在销售、业务拓展等多个领域的人才,也都增加了此项通用技能。

与此同时,企业对于人才技能的需求,也不仅仅局限于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制药等专业方向,而是希望人才同时具备数据科学、数据分析、AI 等技能,以便帮助企业更好、更快地将科技运用到医药研发中,占据先发优势。

拥有数字技能及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将更受青睐。

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企业应具备识别人才关键技能的能力,并将提升现有员工技能与吸引外部人才有效结合,打造敏捷团队。

4)员工激励模式需创新

广阔的市场前景、资本的持续注入,以及企业间本身就已十分激烈的竞争,都使得大健康领域的人才备受追捧,也导致人才流动更加频繁。

调研发现,行业内超过五成企业的年度人才流失率在 10%-20% 之间。人才保留,成为很多企业面临的最大人才挑战。

对此,企业应针对行业人才的普遍特性,从多个维度完善人才保留政策。

比如,洞察发现,大健康领域人才普遍看重薪资福利、工作与生活平衡等因素,因此,企业应时时关注外部薪酬水平变动,及时调整薪酬体系,并采用更加灵活、创新的管理方式,保持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

写在最后

《“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到 2030 年,健康产业规模将显著扩大,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政策的向好、14 亿人口的广阔市场,加上科技的加持,中国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前景仍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而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来到中国。

对于企业来讲,只有及时掌握行业及人才趋势,提早布局,才能把握时代机遇,赢得竞争。

全球大健康领域人才趋势洞察插图 全球大健康领域人才趋势洞察插图1 全球大健康领域人才趋势洞察插图2 全球大健康领域人才趋势洞察插图3 全球大健康领域人才趋势洞察插图4 全球大健康领域人才趋势洞察插图5

资源下载地址

该资源需登录后下载

去登录
温馨提示: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学习使用。若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我们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