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展望:在分化中寻找平衡
新冠病毒很可能不人类社会长期共存,唯一的期待是疫苗。
-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接棒者”:巴西、俄罗斯和印度,这三国6月中旬的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分别超过4万、8200和1.1万个。
- 美国国内种族矛盾激化,反过来加剧疫情蔓延,新兴市场国家则在医疗条件、政府治理等领域面临严峻挑战。而且,全球多国爆发二次疫情,尤其以伊朗、瑞典等国较为严重,其中瑞典等少数欧洲国家近似采取了群体免疫政策。
全球衰退正在加剧逆全球化,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的分化明显,但未来很可能反转。
-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6月宣布,美国于2020年2月份进入了衰退,为衰退盖棺定论,这是自次贷危机以来美国首次被NBER确认衰退。除美国外,欧洲、日本的一季度GDP实际同比均转负。新兴市场的表现在短期内相对较好。
- 疫情除了直接对全球国际贸易、全球产业链体系造成打击,更加剧了逆全球化,尤其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和贸易崛起的反应较为激烈,表现为对中国抗疫工作的指责、对中国企业经营的限制、对与中国贸易的抵制。
生产恢复快于需求,投资快于消费。
- 总体而言,前期复工复产政策推进顺利,生产端复工复产情况较好,但以消费为代表的需求端复苏速度稍慢。
- 固定资产投资也在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支持下得到较快的恢复,消费行为复苏则展现惰性。
- 若按照恢复速度对经济的主要分项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出口贸易、制造业投资、商品消费、进口贸易、服务消费。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