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数字化转型指数报告:构建未来产业竞争力
近日,腾讯研究院联合腾讯企鹅有调、清华大学二十国集团创业研究中心发布了《数字化转型指数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从构建未来产业竞争力的视角,关注全国数字化转型进程和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挖掘数字经济与未来产业互动的内在关联。同时报告首次引入公众视角,通过问卷调研,观察数字技术在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场景的应用现状,并着重发掘细分领域人群对未来数字社会的前景期待。报告旨在通过更全面、更立体、更具前瞻性的洞察与思考,为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报告结构
第一部分是数字化转型指数的核心发现。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国家中长期重大战略,数字化转型在经历了几年的加速发展之后,逐渐进入稳定发展期。近2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产业经济发展受到新的考验,在此背景下,各行各业、各地区数字化转型进程受到哪些影响?哪些区域和行业依然呈现出较强的增长动力?
第二部分是未来产业发展指数的核心发现。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对未来产业(指引领重大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及其新产品、新业态所形成的产业)的孵化和加速计划,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报告以创业企业相关数据为基础构建未来产业指数,从集聚度、活跃度、成长性和多样性四个维度,分析信息、生物、能源、制造、材料和空间等六大未来产业在全国各区域的集聚情况,以及各地是否已经走出了各具特色的产业格局?
第三部分重点分析数字经济与未来产业互动的内在关联性。数据发现,数字化转型对未来产业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领域和制造、空间和生物领域等其它细分领域相互融合趋势明显。北京、广东、上海正引领全国未来产业发展,且各地正在立足自身产业基础探寻差异化发展路径。该部分还尝试回答未来产业需要什么样的创业环境?并以人工智能产业为典型领域,分析了人工智能企业的分布、投融资、人才储备、业务领域、应用场景以及大模型的参与生态。
第四部分是公众问卷调研的核心发现。随着数字化工具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报告也首次通过腾讯企鹅有调平台发放调研问卷,共收集5796份样本数据,重点调研的问题包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各类数字化工具的使用情况如何?对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哪些方面的提升?人们对未来数字社会又有哪些新的期待和忧虑?
重点发现
1、人工智能、安全技术与大数据是最受关注的前沿技术。对行业和个人未来发展可能带来重要影响的前沿技术方面,有超过三成的受访者选择人工智能、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6G等技术的关注人群比例也相对较高。
2、在校学生更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5G/6G和机器人等技术。从不同职业类型和职业发展阶段的受访者来看,在校学生看重人工智能、大数据、5G/6G及机器人等多项前沿技术,相应比例分别为51%、43%、40%和30%。经营个体或私人企业的创业人群、普通工人/零工群体对各项前沿技术的关注则相对更为均衡。
3、数实生产类从业者更关注人工智能技术,消费服务类从业者更关注大数据和网络安全。从不同行业从业者对前沿技术的关注程度来看,通信、金融、制造、文娱、地产、农业、能源等偏数实生产的行业更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商业服务、批发零售、教育、运输、服务等偏消费和服务的行业更关注大数据和网络安全;金融业对各个技术维度的关注度均相对较高。
4、受访者认为AI等数字技术的发展将显著冲击专业服务类、技术类与体力类工作。对于数字技术(如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会明显冲击哪些职业岗位,三成受访者认为律师、投资顾问、设计师、咨询师、分析师等专业服务类岗位和程序员、工程师、研发人员等技术类职业最受影响。相较而言,行政等办事类岗位,科学家、科研人员等科学类职业及画家、歌手、演员等艺术类职业,受访者认为被替代风险最低,受技术冲击的风险也将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