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行业研究:座椅千亿市场空间,多环节将诞生国产龙头

汽车零部件行业研究:座椅千亿市场空间,多环节将诞生国产龙头插图

核心观点

汽车座椅市场空间大,国产替代趋势明确

汽车座椅单车价值量4000元以上,占整车成本3%-5%。我们预计2026年国内座椅市场空间达到1500亿元。消费升级持续推动座椅价值量提升:

1)在功能丰富+消费升级的趋势下,座椅逐步成为车企主打卖点之一,单车价值量持续提升,高端产品价值量可达万元以上;国产替代空间大。

2)从格局来看,座椅市场集中度较高,全球CR5约78%,国内CR5约70%,被外资所垄断。未来国产替代的空间广阔。

供应链开发、企业技术突破、车企降本需求和车型迭代推动座椅国产替代

1)整车格局重塑带来供应链开放。电动化下自主和新势力车企崛起,打破原有的配套关系;

2)车企降本需求逐步凸显。新能源车企的盈利能力较弱,降本需求逐渐凸显。相较海外企业,国内企业人工成本更低,优势明显;

3)企业通过收购突破技术壁垒。如继峰通过收购格拉默,突破乘用车座椅,同时开拓中国商用车座椅业务;

4)车型迭代加速,国内响应速度更快。车型迭代加快,一款车型的平均开发时间从4年左右缩短到2年左右,整车企业对零部件企业的响应速度要求提高。相较海外企业,国内厂商响应速度更快。

汽车座椅产业链全面受益于国产替代

1)总成:价值量占比最大,是供应链中议价能力较强的环节。在座椅产业链中,总成厂商可自制零部件较多(发泡、面套甚至骨架),价值量较大。且作为tier1角色,总成环节是供应链中议价能力较强的环节。

2)面料:消费升级带来价值量提升,且环节利润率较高。作为总成厂商少数不会自制的环节之一,面料单车价值量1000-2000元,部分高端车型单车价值量可达3000元以上。同时,真皮产品利润率较高。明新旭腾毛利率一般30%以上。

3)骨架:规模壁垒高,后排切到前排座椅带来的供应价值提升。骨架的资产偏重,且需要规模来支撑利润率。我们判断中短期内,国内总成厂商自制骨架的可能性较小。同时在座椅的国产替代浪潮下,国内骨架供应商将受益于从仅供后排座椅到供前后排座椅,带来的供应价值量提升。

投资建议

1)总成:价值量占比最大,是供应链中议价能力较强的环节。建议关注继峰股份(产品竞争力强,市场认可度较高+海外格拉默整合减亏,增厚利润)、天成自控(上汽乘用车座椅供应商+产能利用率提升,带来利润率提升)。

2)面料:消费升级带来价值量提升,且环节利润率较高。作为总成厂商少数不会自制的环节之一,面料单车价值量1000-2000元,部分高端车型单车价值量可达3000元以上。建议关注明新旭腾(真皮供应商,顺利开拓新能源车企客户+开发超纤产品,布局领先有望获得更高份额)。

3)骨架:规模壁垒高,从后排切到前排带来的供应价值量提升。建议关注上海沿浦(李尔骨架供应商,具备背书效应,开拓国内新能源车企客户将更为顺利)。

资源下载地址

该资源需登录后下载

去登录
温馨提示: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学习使用。若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我们 处理。
汽车零部件行业研究:座椅千亿市场空间,多环节将诞生国产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