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与零部件行业研究:降本增效,一体化压铸方兴未艾
报告观点
政策推动+”里程焦虑”推动轻量化快速发展,铝合金市场空间广阔
面对节能减排政策推动和新能源车里程焦虑的现实,轻量化成为重要的技术方向,铝合金材料以其性价比优势,成为轻量化的优选,市场空间2025年有望达到3095亿元,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1%。
汽车结构件渗透率较低,单车价值量快速提升
相较于其它铝合金零部件(中小件、三电系统、底盘悬挂),汽车结构件单车价值量最高(单车1万元以上),渗透率最低(燃油车3%,纯电车8%),具备最大的远期市场空间。
铝合金车身结构件增加带来拼接工艺难度升级,多因素逐步完善共同推动一体化压铸推广
铝合金用料的不断增加,车身结构件拼接工艺采用原有的冲压+焊接工艺难度提升。随着压铸设备吨位不断提升+免加热合金+真空高压压铸等工艺的不断完善,铝合金一体化在技术上成为可能。在成本、效率、安全、精度的多重需求推动下,特斯拉率先尝试一体化压铸技术,完成ModelY车型的后底板一体化压铸,其它车企陆续跟进,2025年国内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92亿元(扣除特斯拉)。
产业链各环节持续推进,一体化压铸产品供应商(Tier1)具备最高壁垒及市场空间
在大吨位压铸设备、免热合金、模具、生产工艺等多个环节中,因为压铸供应商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并且通过高真空压铸等工艺完成高良品率的生产,具备最高的技术壁垒。此外,根据我们测算,一体化压铸设备/免热材料/模具/产品等市场规模在2025年分别为53/96/38/192亿元,2022-2025复合增速分别为114%/524%/180%/524%,一体化压铸供应企业在市场空间总量及复合增速维度均为最受益环节,重点推荐一体化压铸产品供应商标的。
投资建议
推荐一体化压铸领先布局【文灿股份(603348)】/一体化压铸加速布局【爱柯迪(600933)】,关注【广东鸿图(002101)】【泉峰汽车(603982)】,其它轻量化赛道推荐:【拓普集团(601689)】【旭升股份(603305)】。
风险提示
新能源渗透率不及预期,一体化压铸不及预期,下游乘用车需求复苏不及预期。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