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展望:复苏与挑战

2020年,影响全球最为重要的事件无疑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导致全球出现了经济衰退。但在中国,由于我们采取了及时检测和隔离的正确应对方式,在全球率先控制住了疫情。无论是从新增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数、还是新增死于新冠肺炎的人数,中国都是在2月份达到高峰、在3月中旬以后就持续位于低位水平。之后虽然北京、辽宁、新疆以及山东等地陆续出现过小规模的疫情爆发,但都很快就得到了有效控制,这也意味着疫情对中国的影响在持续大幅减弱。

在疫情最严重的2月份,中国的所有出行全部大幅下滑。但从3月份开始,各类出行开始陆续恢复。其中,市内驾车出行是最先恢复正常的,高德百城拥堵指数在4月份就基本恢复到了正常月份的水平。随后,以地铁为代表的市内公交出行也开始明显恢复。我们统计的北上广深等8城地铁客运数据显示,2月份的8城地铁客流同比降幅超过80%,到10月降幅已经不到10%。

之后,远途出行的铁路和民航客流也开始恢复。今年2月份,中国民航客运同比降幅高达84.5%,铁路客运同比降幅高达87.2%,到10/1国庆期间的全国民航客运同比降幅缩窄至8.7%,铁路客运同比降幅缩窄至16%左右。伴随着远途出行的恢复,酒店出租率也开始回升,江苏和上海的星级酒店出租率在2月份最低的时候只有5%左右,到7月份均恢复到了50%左右。

而即便是人流最密集的电影行业,在7月下旬也开始逐渐解封,观影人次开始逐渐恢复,7月下旬的观影人次约为去年同期的10-20%,到10月的观影人次已经恢复到去年同期的80%左右。

随着人口出行的恢复,中国经济也开始了复苏。在所有行业中,表现最好的是网上经济,因为其完全不受疫情导致的出行限制的影响。易观千帆的数据显示,无论是我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还是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均在20年以来持续增长。网上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是网上零售的高增长。今年的网上零售只是在前两月出现了小幅的负增长,在3月份的增速就由负转正,到9月份的增速依然保持在10%以上。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国快递业务完成量在1月出现了负增长,但2月就由负转正,4月以来的增速均超过30%。

在传统经济中,最早复苏的是必需消费,主要包括食品饮料、服装和日用品等。虽然在疫情期间限额以上必需消费也一度出现了个位数的下降,但从4月份开始必需消费增速就率先由负转正。包括汽车、家具、家电在内的可选消费受到疫情的冲击相对较大,今年前两月的限额以上可选消费降幅超过30%,而且在整个上半年都维持了负增长。但从7月份开始,得益于汽车消费的大幅回升,可选消费增速也由负转正。

住房和汽车是最大的两类可选消费,我们看到,从3月份开始,这两大可选消费的降幅开始缩窄,而且住房消费的复苏还要领先于汽车消费,4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速就率先由负转正,到8月份的增速已经升至27.1%,10月百强地产企业销售增速依然接近20%,而7、8、9月的全国乘用车销售增速也接近10%。

房地产和汽车代表的是下游需求,其回升将会带动中上游的家具、家电、钢材、水泥、电力等需求,这也预示着4季度的工业经济复苏有望加快。

而得益于疫情的有效控制,中国的供应链在全球率先恢复,中国出口占全球的比重出现明显提升,外贸的复苏也引领全球,从6月份以来中国出口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正增长。

今年1季度,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导致中国经济短期衰退,但由于3月份以后中国的疫情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各类出行持续改善,内外需先后恢复,2季度以后中国经济逐渐复苏,到3季度的GDP增速已经恢复到了4.8%。

2021年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展望:复苏与挑战插图 2021年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展望:复苏与挑战插图1 2021年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展望:复苏与挑战插图2 2021年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展望:复苏与挑战插图3 2021年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展望:复苏与挑战插图4 2021年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展望:复苏与挑战插图5

资源下载地址

该资源需登录后下载

去登录
温馨提示: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学习使用。若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我们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