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下的区域与产业投资逻辑解读:“十四五”规划前瞻布局
内外发展环境加速变换,双循环格局奠基 “十四五”
当前,我国处于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外部经济低迷和内部向高质量发展切换都对我国加强经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我国将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构建内涵性增长和对外开放拉动的经济内外双循环格局。基于短期内经济从疫情中恢复情况,以及长期视角下“十五年翻一番”目标的实现,我们测算在整个十四五期间,我国GDP 年均增长保持在4.7%左右的中等增速水平。
从经济复苏到结构升级,布局高质量发展
如何保证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是我国面临的主要发展问题,结合我国前期印发的产业政策与重点讲话,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布局农业生态安全、“新基建”、生态环保和国防军工方向。其中“新基建”作为统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其中的5G 基建、特高压、新能源充电桩等投资领域;生态环保作为统领绿色发展的主纲,我们需要关注其中的清洁能源、水生态保护等投资领域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加速实施大国大城
目前,我国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以及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力度愈发加重,区域经济政策接连落地。针对于不同区域定位,我们认为:对于主打科技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而言,投资机遇诞生在先进制造、土地资源和数字货币领域;对于定位于发展动能的长三角区域,绿色金融、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是关注重点;对于京津冀区域,关注区域内的数字经济、教育、医疗和国企改革机会;对于成渝双城经济圈,关注其中的消费行业、电子信息科技以及基建投资。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