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一代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洞察研究报告

报告序言

很难想象,在政策扶持下迅速崛起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竟在政策红利缩小之际,迎来“柳暗花明 “的新生机。

自201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新能源汽车作为一项全新产业结构正式走入了中国汽车行业的舞台。在国家“补贴”政策的扶持和消费者“刚性”支持之下,近十年来,新能源汽车一路高唱凯歌,进入了规模化发展道路。

然而,2019年新能源补贴政策的“腰斩”,再次将新能源汽车推到了风口浪尖。看似政策给新能源车市场带来的沉重一击,实则是将其放归自然市场,在“野蛮”生长之中,为真正重视发展敢于提高核心技术水平,勇于贴合未来消费者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开辟出了生存空间。

这个急速变化更迭着的市场,谁将会是下一波买单主力?为此,腾讯广告发布了这份《下一代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旨在通过一系列数据,勾画未来中国新能源车的消费者,以及他们的需求引导整个市场不断朝前发展与进化的过程。通过这些数据,你将看到一个愈发贴近市场的新能源车行业,也将看到一批与过往大相径庭的新玩家。而埋藏其中的机遇,正慢慢浮出水面。

报告导读

  1. 新能源车的春天,刚开始。未来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保持40%的复合增长率,到2022年达到年销量约300万台。
  2. 政策驱动转向产品驱动。供给端:主流传统车企,尤其是合资品牌,将在未来几年内加大PHEV的投放。
    需求端: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程度提升,并且由于电池成本的降低,在补贴退坡的情况下TCO的劣势将逐步被弥补。政策支持:不再单纯通过补贴,而是更多借助双积分、限牌限行和基建等行政手段来持续推动。
  3. 更有钱的车主+中高端车型。混合动力、SUV、合资进口新能源车占比将显著提升。新能源车消费者更愿意承担品牌溢价,偏好进口/合资品牌。普遍偏好的价格区间是20-40万人民币。
  4. 多元化的出行目的。新能源车 = 通勤 + 家庭出行 + 城际旅行 + 商务出行 + ……
  5. 高规格的配置标准。除了关注基础续航和充电要求外,未来新能源车主越来越看重舒适度、高科技和智能化。
  6. 更显著的触媒习惯。社交媒体和专业媒体渠道成为他们获取新能源车信息的重要途径。

报告节选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趋势

2013-2018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115%主要为政策导向型增长,2018市场规模达到约105万辆。

预计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将保持较快速增长。2022年将达近317万辆,年复合增长率约40%,并由政策驱动转为产品驱动型市场。其中,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将从目前的9%左右,快速增长至2022年的20%左右。

由于传统车企在PHEV车型上的供给加强以及消费者偏好PHEV在未来5年内市场份额将不断增加。

新能源SUV车型增长最为强劲,市场份额将在2022年快速上升至52%,取代A级车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主导。

未来3-5年内,小型以及中型SUV市场增速较高而紧凑型SUV仍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随着合资OEM上市更多新能源产品预测至2022年将达到45%市场占有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产OEM的增长。

根据汽车动力系统技术能力积累与品牌档次,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关的整车制造企业可归类为五大集群,形成差异化市场竞争策略。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核心驱动力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受益于多方因素。过去主要以“补贴”推动的模式将被行政手段与供需增加等市场化因素所取代。

近年来,中国发布近百条新能源汽车国家政策显示出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度重视。

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实施为汽车消费者营造了全面且有利的政策环境。

针对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政府彰显退坡决心这将对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技术更强的车型出现在市场上。

新的补贴政策进一步提高续航里程补贴门槛加大退补步伐,并调整了对电池密度、耗电等方面的补贴,以推动产业升级。

2019下一代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洞察研究报告插图

2019下一代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洞察研究报告插图1 2019下一代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洞察研究报告插图2 2019下一代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洞察研究报告插图3 2019下一代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洞察研究报告插图4 2019下一代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洞察研究报告插图5

资源下载地址

该资源需登录后下载

去登录
温馨提示: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学习使用。若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我们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