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资本市场展望2030
报告前言
2011年,我们启动了面向全球企业高管的首次调研。当时,预计新兴经济体将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而其股票市场与之相得益彰,预计会在中期内成为全球新股发行的领先交易所。事实证明,纽约、伦敦和香港交易所远比2011年预计的情况要更富有弹性,近年来这些交易所发展势头强劲,预期它们将继续维持各自的领先地位。
与2011年的预期相比,虽然新兴市场交易所的增长较为平缓,但预计中国和印度公司将在未来的新股发行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进一步发展将为其交易所的增长提供支持,不过这些交易所供求平衡的转变步伐可能较为缓和。
近年来,科技公司的首次公开募股(IPO)活动势头非常强劲。而这一势头有望持续,因为科技行业不断在公开市场募股带来大量需求,而且各大交易所之间吸引“独角兽”公司和“新经济”公司的竞争愈演愈烈,美国和中国(中国内地和香港)之间更是如此。
与此同时,由于既有私募股权和风险资本池不断增多,并且辅以大量另类投资工具,所以近年来筹募资金的选择大幅增多。
最后我们认为,公开股票市场仍然是众多企业的自然选择,在全球经济的良好运作当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而这些交易所所面对的挑战是,如何才能适应变化中的经济格局、与其他交易所在竞争中保持协作关系,以及与其他融资替代工具形成互补,从而在全球范围内为资本供应提供支持。
对企业而言,那些拥有良好信誉的交易所作公开上市的选择越来越多,私募融资渠道也变得越来越丰富,这为企业寻求筹资的方案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选择。
执行摘要
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资本市场于2018年创出新高。这一轮资本扩张的主要动力是美国经济。企业现在必须考虑各种各样可能影响未来资本市场活动的问题,例如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对企业可持续经营和公司治理的日益重视,以及对去全球化问题、民粹主义抬头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的日益关注等。
2018年,《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代表普华永道对2011年的调查进行了后续研究,采访了全球近400位企业高管,询问了他们对于决定全球股权资本市场发展因素的看法。该报告显示,受访行业领导者的观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2011年的报告反映出金融危机后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乐观情绪,并且对新兴市场股市尤为青睐。从当时的增长态势来看,受访者预测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将在新股发行、资本来源和证券交易所影响力这几个方面逐渐在全球股市中发挥主导作用。而最新调查的确显示,对新兴市场的作用不断增强的观点持续得到肯定,但另一方面,行业领导者的看法有时会发生重大转变。
- 虽然发达市场的交易所在上市方面依然倍受青睐,不过与2011年相比,他们相对新兴市场的领先优势明显缩小。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证券交易所的主导地位不像以往那样不可撼动,比如印度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巴西圣保罗证券交易所的排名不断上升,受访者认为新兴市场交易所正逐步走向成熟。其他吸引力有所提升的证券交易所包括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和新加坡交易所,这说明东南亚地区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 展望2030年,虽然受访者仍然预计中国和印度企业是新股发行的主导力量,然而对主要交易所的看法却发生了显著变化。预计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证券交易所将继续维持其领导地位,反映出这四大证券交易所无可比拟的弹性和流动性优势。2011年,受访者对于这四大证券交易所的中期愿景截然不同,上海证券交易所位列榜首,印度证券交易所排名第三,而巴西圣保罗证券交易所排名第四。
- 在选择上市地点时,流动性依然是首要考量因素(49%的受访者将其列为最重要的因素)。受访者越来越重视估值(32%)和上市成本(29%)。同时,对于受访者而言,股市生态系统和投资者群体规模变得相对次要。
- 企业募资的可选途径增多。约76%的受访者认为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企业在公开和私募融资途径方面拥有了更多的选择。
- 私募市场被视为公开市场的有益补充,而不是竞争关系。70%的受访者认为,作为一大资金来源的传统公开上市途径的重要性逐渐下降。55%的受访者将私募股权选为最具吸引力的私募融资选择。尽管如此,70%的受访者认为,大多数成功企业仍会在企业生命周期中的某个时间点选择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