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
4月14日,罗戈研究在第二届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发布了《2023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系统性梳理了全球双碳发展脉络,以便大家准确把握供应链低碳转型大方向。
面对ISO 14083 标准——允许对全球物流排放进行一致的计算,这份报告提炼出供应链物流碳管理与零(低)碳图谱,建立整体框架,能从产品、企业角度,给出系统的方法和可参考经验。
早在2021年7月,罗戈研究基于中国低碳发展目标,从供应链物流视角对企业如何进行核算、规划碳减排进行了阐述,提供了供应链物流低碳实践框架,且发布了首份低碳报告。
2022年3月,罗戈研究再度发布《2022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并举办2022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云峰会,从供应链和物流两个视角,建立起供应链物流领域企业级碳管理体系,为供应链物流企业参与低碳实践提供方向与指引。
全球整体碳排放量日益增长,中国年度排放量近20年内反超欧美国家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数据不断攀升,2022年达到36.8亿吨,较去年同比增长了0.9%。其中,能源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了约1.3%,即4.23亿吨,而工业过程产生的CO2排放量下降了1.02亿吨。
2022年由化石燃料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中,煤炭贡献最大,国际气候科学机构全球碳项目数据显示2022年煤炭导致的碳排放量预计达到151亿吨,占k66燃料碳排放总量的41.2%,较去年增长1%。右油和天然气紧随其后,碳排放量分别为121亿吨和79亿吨,占比分别为33.1%和21.6%。
欧洲和中国的碳排放量有所减少,电力和运输仍是主要排放增量市场
全球各区域和行业之间的趋势各不相同。北美和亚洲(不包括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超过了欧洲和中国的减非量。在全球范围内,电力和运输(包括国际燃料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增长了2.61亿吨和2.54亿吨,超过了工业和建筑的减排量,
运输对于实现全球脱碳至关重要:它对所有部门的化石燃料的依赖程度最高。2021年,交通占所有最终用途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7%。在美国,运输2020年,该行业占温室气体(GHG)总排放量的27%,任何行业中最高的。按中国;2021年交通运输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0%,随着份额的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