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数商产业发展报告

2022全国数商产业发展报告插图

《全国数商产业发展报告(2022)》是国内首个全国潜在数商全景图,聚焦数据基础设施提供商、数据资源集成商、数据加工服务商、数据安全服务商等15类数商行业企业,剖析了数商竞争力、成长能力。

报告要点

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对数字经济发展有重大战略意义。当前,数据生产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包括数据价值创造、服务增值、交易和资产化等数据生态的构建和发展,更离不开生态中以数据作为业务活动主要对象的多种经济和社会主体,即数商。他们在数据产生、创新使用、数据流通与交易、数据技术创新、数据治理与管理等等方面均有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他们的参与、发现和实现数据要素的价值,才可以高效驱动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

本报告从数据行业生态角度,按照数据要素从供应到需求的全链路,将数据要素市场划分为数据资源生成(即将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生成数据资源)、数据资产化(即对数据资源进行确权和资产化评估)、数据产品化和服务化(即根据市场的数据需求定制数据产品)、数据交易(即促进供需双方对数据产品的交易合约、交易清算和交易仲裁)、数据市场运维(即保障数据市场运行的基本要素,如软硬件设施、相关人才支持、数据安全性)等6大核心业务环节。这些业务环节的执行者既来自于传统IT服务市场的服务商,也来自于新经济的数据交易相关的服务商。根据不同职能位置,本报告将数商企业分成(1)基础设施提供商、(2)数据资源集成商、(3)数据加工服务商、(4)数据分析技术服务商、(5)数据治理服务商、(6)数据咨询服务商、(7)数据安全服务商、(8)数据人才培训服务商、(9)数据产品供应商(数据要素型企业)、(10)数据合规评估服务商、(11)数据质量评估商、(12)数据资产评估服务商、(13)数据经纪服务商、(14)数据交付服务商,以及(15)数据交易仲裁服务商等15类。对符合以上数商经营业务的全国工商注册企业进行提取,构建了1,920,525家数商企业样本。并发现以下发展特征:

  1. 从2000年至2021年底,中国数商企业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CompoundAnnualGrowthRate)为21.7%,到2022年11月,我国数商行业企业数量达到192万家。综合产业规模、产业融资轮数、产业商业化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长三角地区数商产业在全国发展最好。
  2. 我国数商产业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川渝地区,数商企业数量分别为50/24.3/21.4/13.4万家,4大区域合计占比达到56.8%。其中,长三角地区是大多数数商企业的注册区域,如数据产品供应商、数据基础设施提供商、数据安全服务商、数据咨询服务商等。京津冀的数据加工处理商最多。珠三角地区有相对较多的数据合规评估商和数据质量评估商。
  3. 截至2022年11月,共有11,964家数商企业进行过融资活动,融资数量排名前四的数商类型为数据资源集成商、数据咨询服务商、数据安全服务商和数据分析服务商,占据融资企业总数的80%以上。
  4. 企业融资轮数代表了企业发展成熟度和外部市场对企业成长性的信心,这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地区是否有足够能力发展某类型的数商产业。目前,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数商产业的成长性更被资本市场看好。
  5. 企业投招标信息能够体现其产品的商业化程度。在数商产业的中标数量和中标金额上,长三角地区的中标数量全国最高,且仍在不断增加。京津冀地区的数商企业中标数量在2020年后落后于长三角地区,但仍高于珠三角地区和川渝地区。京津冀地区的中标总金额全国最高。总体而言,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数商产业的商业化能力更加领先。
  6. 企业软件著作权数量能够体现其创新能力。截至2019年底,长三角地区软件著作权数量较为领先,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基本持平。尤其在数据分析技术服务商、数据资源集成商等类型中,长三角和珠三角领先于京津冀、川渝地区。京津冀地区的数据加工处理服务商的软件著作权数量最多。总体而言,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的数商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全国领先。
  7. 省市数商产业发展综合指数,广东省的数商产业在产业规模、产业融资轮数、产业商业化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的4个维度的综合得分上排名最高。其次是北京市。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各自的数商产业综合得分进入全国前五。

报告最后从数据交易所一体化赋能及如何满足数据交易的核心需求提出相应的数商发展建议。

资源下载地址

该资源需登录后下载

去登录
温馨提示: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学习使用。若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我们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