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免疫细胞治疗行业蓝皮书
日前,灼识咨询发布了《中国免疫细胞治疗行业蓝皮书》,报告重点对免疫细胞治疗行业现状、优势、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报告摘要
免疫细胞治疗的定义及作用机制介绍。免疫细胞治疗是常见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案之一,其他常见的免疫疗法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溶瘤病毒疗法、肿瘤疫苗和靶向抗体。免疫细胞治疗基于免疫学原理与方法,采集人体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以增强靶向性杀伤功能,再输回人体内,通过调动机体免疫系统杀伤血液与组织中的病原体、癌细胞及突变细胞,抑制肿瘤生长,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免疫细胞治疗的主要类型。免疫细胞治疗主要分为四类,分别是嵌合抗原受体(CAR)T 细胞疗法、工程T细胞受体(TCR)治疗、自然杀手(NK)细胞疗法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治疗。
免疫细胞疗法全球研发进展。截至2022年4月,全球共有2,756项处于不同临床阶段的免疫细胞治疗的研发,较之2021年同期增长了约36%。其中CAR-T疗法是其中研究最为广泛、发展最为成熟的领域,在临床前和临床的各个阶段均有大量的管线在推进,CAR-NK和TCR-T等其他类型的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也在持续研发中。从免疫细胞疗法的临床研发数量来看,2017年中国注册的临床试验数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了注册项目最多的国家。
免疫细胞治疗主要在研靶点研发进展。针对恶性血液疾病领域的靶点研发分布及进展较实体瘤领域的更为广泛且成熟,目前已成功商业化的靶点有恶性血液疾病领域的CD19和BCMA,实体瘤治疗领域的研发空间还很大。
全球及中国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市场规模。全球范围内,首款免疫细胞治疗产品Yescarta于2017年上市,中国首款免疫细胞治疗产品奕凯达于2021年上市,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免疫治疗产品陆续获批上市。
CAR-T疗法的主要适应症。淋巴瘤、白血病及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疾病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复杂性及复发性的恶性血液病目前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免疫细胞治疗具有单次输注、免疫协同和精准性高的优势,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一种潜在疗法。
未来随着肿瘤新发病例的增加和老龄化进程的加深,免疫细胞治疗的覆盖人群将会不断扩大。同时,随着更多医院取得免疫细胞疗法的使用资格,以及多项鼓励药物创新的利好政策的颁布,中国免疫细胞治疗市场将进一步增长。此外,随着细胞工程手段和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优化,以CAR-T疗法为代表的免疫细胞疗法的脱靶效应及其他毒副反应将不断减低,来免疫细胞治疗将为更多复发难治患者提供临床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