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势制造投资框架报告:从德国行业、公司变迁看我国优势制造投资机会
大国的博弈竞争,归根结底是制造业实力的竞争,是技术水平的竞争。从制造业2025到 2021年3月奠定五年政策基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制造强国战略屡屡被强调。而纵观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德国无疑是制造业发展最值得借鉴的国家之一。
本文以德国为鉴,分析其经济结构变迁历程以及对资本市场带来的影响,并结合我国与德国的经济基础、政策方向等,挖掘制造业未来将涌现的投资机会。
德国经济发展的六个阶段
德国制造业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从纺织业促进德国工业革命的兴起到目前工业4.0德国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
- 1)19世纪30年代工业革命兴起,德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先进的工业国;随后德国工业重心转移到铁路建设等并带动其他重工业的发展;
- 2)19世纪70年代至一战前,德国在钢铁工业和采矿业继续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和电力等开始崛起,此后德国赶超英法,树立起“德国制造”品牌;
- 3)1945-1970年,战后德国在外援和内部改革的推动下经济实现了的腾飞,重工业和汽车工业都获得快速发展;
- 4)1970-1990年,德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面临转型调整;
- 5)1990-2010年,政府牵头加大了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投入力度,确立了新兴的电子信息、生物、航空和环保作为突破方向;
- 6)2010年至今,德国提出工业4.0旨在保持德国工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德国资本市场情况
从资本市场来看,德国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德国股票占GDP的比重显著低于其他发达国家;从宏观杠杆率来看,德国M2占GDP的比重在过去20多年金融化浪潮中不升反降,远低于美日英等其他国家。
德国资本市场的四个阶段
随着德国内部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德国的资本市场也在不断演变,具体可以分为四段:
- 50-70年代:第二产业迅速发展,工业市值占比一直领先于其他行业,世界钢铁大王蒂森克虏伯集团的前身蒂森公司和克虏伯就是这一时期典型企业代表;
- 80-90年代:德国面临重工业的转型,工业行业市值占比下滑,金融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成为市值占比第一大行业;细分领域中德国对制造业的扶持和转型带来工业机械、汽车零部件、交通设备等德国优势制造业行业市值扩张和累计收益的翻倍;并且成就了大众、宝马、西门子、拜耳、巴斯夫等一批制造业企业;
- 90年代至21世纪初,科技行业领涨;
- 21世纪后消费、医疗等新兴产业领涨,汽车、化工、科技领域个股依然表现突出。目前德国市值前50大企业依然以工业企业为主。
当前我国面临制造业向成本更低经济体转移,劳动密集型制造劣势凸显的情况,类似于八九十年代的德国,而我国在经济结构、资本市场、科研投入、政策驱动等方面都与德国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在制造业崛起的过程中有向其借鉴的基础和必要性。
参考德国制造业转型期间给汽车制造、工业机械、交通设备等制造业细分领域带来的机会,以及我国系列政策内容,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中国优势制造在“全球需求”、“双碳转型”、“民族品牌”、“国产替代”、“科技革命”、“国家安全”等各个领域都将涌现出投资标的。
风险提示
产业扶持度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