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小红书品牌营销手册
现阶段,消费行业迎来4个明显的改变:
- 影响力渠道转型:传播、宣发对线上的依赖度愈发增长,通过公私域结合的方式做整合式内容策略,私域以促销、硬广、品牌故事打造企设,公域多以长尾内容来做品牌的内容资产沉淀。
- 销售渠道转型:线上发力,社交媒体平台不止是“种草”聚合地,通过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私域导流等路径,实现从“种草”到“拔草”的转化动作。
- 品牌路径转型:传统的先认知、再信任、后购买、高忠诚的品牌效能减弱,新品牌正在以产品力带动品牌力的方式,快速走进新消费人群视野。
- 品牌塑造转型:社媒电商平台小红书CEO毛文超公开表示,“未来的品牌,都是拥有自己价值主张的生活方式品牌。”而从今年的整体变化来看,品牌不再只依托产品好用、性价比高这些基础特性斩获消费者芳心,能有圈儿、符合兴趣、满足追求的品牌更具溢价价值。
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大社媒环境下,小红书以生活方式分享为内容核心,通过对垂类、兴趣用户的高聚拢与强影响,正在成为“未来品牌”的孵化器,从“乱、散、薄”的割裂式营销发展成“合、深、垂”精细化营销,渐成新锐品牌营销高地。
在多元信息涌入、碎片热点繁多的当下,小红书有哪些兴趣圈正在暗自发光?有哪些行业正迎来营销蓝海?品牌又将如何调整策略,高效能营销?
Part1 小红书的土壤,是否能让“未来品牌”茁壮成长?
小红书,是优质品牌的价值容器。作为“种草”属性极强,转化效果较高的社交媒体平台,小红书骨血中自带商业价值属性,在流量“快”生长的当下,为更多品牌提供“种草、养草、拔草”的闭环式空间。
流量环境:公开数据显示,小红书在去年年底月活用户已突破1亿,其中新兴消费一代30岁以下人群占比约达70%,而一二线城市城市人群占据半壁江山,这也就意味着更多有消费能力、价值需求的消费者,正将小红书作为自己获取潮流、时尚、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
内容环境:目前,小红书有超过4300w的内容创作者,单日笔记曝光总量超100亿,每一个独立的视野都在展现新的生活态度,更多用户也在小红书的土壤中,找到兴趣圈子。在各类消费行业品牌效能减弱,有效流量不足的当下,优质的“未来品牌”正在通过精细化种草手段+商业价值成熟平台,重构消费关系,促进品牌的自我生长,融入到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及兴趣圈,小红书仍是品牌的重要渠道。
Part2 小红书的用户正在关心哪些内容?
大多数品牌对小红书的认知标签为:“女性”、“美妆”、“时尚”。但在今年整体消费趋势的变化下,小红书的热度内容出现了新的变化。据数据统计,在2021年1-5月,出行、美妆、时尚类内容为热度最高搜索内容。显然更多元的内容正在占据小红书领地,也给更多行业品牌带来机会。
后疫情阶段出行需求旺盛,从3月起迎来了热度的高倍增长,旅行、酒店、美食类新区域品牌在节假日阶段可重点发力;美妆类热度有所下降,但总体仍能保持较高的声量,尤其在新年、出行旺季等“变美”节点;母婴行业渗透率较低,但整体发展平稳;家居家装、运动健身、科技数码等内容开始出现聚发式需求,为更多行业提供入场空间。
由用户主动发起的搜索,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目前用户的共性需求,总体来看,小红书的内容需求正在向多元化、细分化发展。
Part3更受欢迎的KOL,具备哪些特征?
从内容角度看,美妆类、时尚类KOL仍在小红书最热,占比分别为59%%和50%。美食类、日常类KOL占比也较高。
目前KOL均以“复合型”标签出现在粉丝视野,平均“标签”在3-5个,例如研究变美与精致生活的KOL既有时尚标签、又在美妆领域;探店类博主既是出行达人,又是美食达人等等。此外,健身、母婴、家居类内容需求度较高,但热门达人量级不足,在未来的发展下,更多小垂类长尾账号有向高粉丝量级发展的可能,此时将是品牌投放性价比极高的阶段。从不同层级的内容发布者来看,明星、KOL、品牌官方撑起小红书的内容生态。
近三月热度较高的账号中,明星占比较低,但在小红书中明星分享、种草开始成为常态;头部KOL(粉丝量>50w)占比最高,3/4/5月占比分别为54%、55%、60%;而中腰部KOL(5w<粉丝量≤50w)的占比维持在30%~40%;较为可喜的是,尾部KOL(粉丝量≤5w)虽占比较低但也存在优质账号跻身热门榜TOP500的现象,较为健康的新锐账号正在稳定增长。
同时,2021年小红书热度账号排名变化差距较小,这意味着账号稳定性较强,品牌投放鲜少出现“维短不顾长”的现象,将为品牌内容沉淀提供有利空间。
从不同KOL发布的内容力来看,中腰部KOL的互动增量明显高于头部KOL。
4月份TOP500榜单中,中腰部KOL平均互动增量比头部KOL高约57%,一方面源于头部KOL发展周期较长,用户有信息疲劳,另一方面中腰部KOL的发文频次比头部KOL高约1.3倍,更具话题性、接地气的内容,不断引发粉丝追评、点赞、收藏。品牌可利用中腰部KOL与粉丝的高粘性,进行信任种草、产品推荐、使用测评等动作。
Part4品牌如何理性选择KOL,优化投入产出比?
1、投放现状数据分析
目前,品牌的认知共识是:并非热度高的KOL才能带来品牌商业价值,评估的维度也不仅仅只存在于粉丝量、互动量等浅层维度。
通过热门榜与热投榜的比对分析发现,热门KOL与商业化热投KOL的重合度仅为13%,更多有热度、有流量的KOL并没有实现良性变现。在今年的投放环境下,热门头部KOL接单量要总体高于热门中腰部KOL,尾部KOL优质商业内容明显不足,需要找到核心变现途径,让品牌更快、更清晰的看到。
同时,具备商业化能力的KOL普遍开通直播功能,多元化的内容表达、转化路径、目标型内容将更有利于商业变现发展。品牌广告主在选择时,可根据KOL历史接单数据、评价,以及历史内容与产品的吻合性做综合考量,对热门/热投非交叉的KOL做谨慎判断。
从优质商业笔记的角度触发,优质内容出现较为明显的差值,平均互动量不足7万,但单篇最高互动量可达34.5w,虽然反响平平的笔记较多,但很容易出现爆火的局面。
明星鲜少产出互动量极高的商业化笔记,但粉丝量较为匀称,比较适合保守型投放的企业,可能不会创造爆火的内容,但流量的数据有一定保障;中腰部KOL商业化笔记的平均互动量要高于头部KOL,粘性较高、类型垂直的中腰部账号更有利于品牌做投放选择。
2、优质品牌投放分析
通过对小红书2021年各月TOP50热门品牌的观测发现,美妆品牌仍为“第一梯队”品牌,同时日化、小家电等快消品也在榜上初绽头角。
数据显示,蝉联2021小红书TOP50热门品牌榜单的只有13个品牌,其中美妆品牌占比约为84.6%,雅诗兰黛、祖马龙等知名品牌的投入产出比较佳,单篇笔记约带来2w左右的曝光量。一方面,其投放的笔记多以头部KOL、中腰部KOL为主,内容质量与影响力较佳;另一方面,在长期的社媒营销推广中,建立完整、独特的内容策略,善于利用节奏、话题,掀起小红书的内容潮流。
这对入场小红书投放及优化投放的品牌而言,有3个方面值得借鉴:
1)借助整合的力量,通过批量化笔记、群聚式内容影响圈子人群;
2)考虑成本投入及反馈曝光等多元数据,注重单篇笔记的质量;
3)长尾影响力体现在日常,仅依靠节点的影响,对品牌的改变十分微小。
3、品牌投放模型
策略投放将帮助品牌广告主降低时间和精力方面的试错成本,更快收割品效合一的终极目标。
结合优质品牌投放案例及用户习惯偏好,品牌需要进行整合式的投放,在小红书平台创造自己的流行:
1)明星:利用明星种草方式,实现粉丝圈流量及为后续话题做背书,例如亲身体验,拍戏熬夜后体验,很多圈内好友都在用等;
2)头部KOL:延续明星话题及深层推广,以自身内容结合产品特征做内容产出,例如:xx推的我也在用,深扒新品成分,平价好物推荐等;
3)中腰部KOL:纵深专业领域,做全维的组合搭配,颜值、拆箱、手感、体验内容组合搭配,将产品亮点变为实测内容,例如:混油皮亲妈、夏季最美单品、民间艺术品等;
4)尾部KOL:群聚爆发,以真实体验为核心,出现大量级测评类内容,例如:7个产品实测报告,这么穿也太好看了等。
热门投放内容,普遍与现实更贴合,场景化体验更为明显。
热门种草内容,普遍以产品本身出发,在小红书纯“套路”类内容并不受用,其中试用体验、拆箱评测、红黑榜单、产品测评、成分科普成为品牌的种草首选;剧情、明星类内容热度低于场景类测评内容,适合对流量较大但产品理解较低的KOL做投放,刺激购买欲望;随着“产品带火品牌”的新认知逻辑,单纯的品牌背书内容也出现在热门内容类型之上,根据品牌的发展阶段,可以做少量投放进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