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ESG实践报告
近两年来,ESG(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理念越发受到国内外、一二级资本市场的重视和认同。一方面,源于疫情爆发之后医疗、人权、环保等问题被集中放大,社会各界对如何维护越发全球化的经济秩序展开一次深刻反思;另一方面,则是资本层面长期以来对「如何实现企业长远价值」形成了共识——企业优秀的ESG表现可以起到降低资本成本、提高资产价值,以及在声誉、运营效率、法律保障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近日,36氪创投研究院发布《36氪2021年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ESG实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重点基于中国股权市场的桌面研究、机构访谈等方式进行撰写。《报告》显示,ESG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三大特点:
- (1)介于二级市场信息披露和行业规范的优势,国内二级市场的ESG理念普及和实践程度远高于一级市场;
- (2)各交易所、监管层对上市企业ESG信息披露均具有明确指引和政策法规,因此处于投资阶段相对靠后的PE机构对ESG重视程度强于VC机构;
- (3)LP对ESG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和迭新,不少秉持ESG投资理念的LP已经发生了从“负面筛选”到“正向选择”观念转变,在投资初期就对GP提出标准的量化要求,引导GP选择更符合ESG理念的项目。
在一级市场ESG投资实践方面,《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的投资机构普遍对ESG投资有所关注,制度建设情况较为乐观,在进行过ESG投资实践的机构中,有74%的投资机构已经制定较为明确的ESG投资战略目标以及较为完整的ESG投资方法流程。
同时,《报告》显示,当前市场中ESG投资全局性战略规划普遍欠缺,重投前、轻投后,风控不完善。主要问题表现为:机构绿色投资战略标清晰性不够,已经具备战略标的样本机构向制度建设和产品运作落实尚有提升空间;绿色投资投前领先投后的特征明显,基金对绿色投资的持续跟踪管理相对滞后;以及绿色投资信息披露不够充分,距合意的披露质效还有差距。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