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三消费时代:重读与解构《第四消费时代》
一、在投资方向方面
(1)关注高端消费、品牌营销能力强的品牌、细分化消费各领域龙头;(2)关注下沉市场消费升级;(3)关注女性消费;(4)关注独居经济;(5)关注养老与健康消费;(6)中国是否会进入类似日本的第四消费时代,还值得观望,中日经济环境在这一阶段有较大差异,日本由于未培育新兴产业而在危机后进入滞涨期,而中国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培育出具备引领潜质的新经济,且对外部依赖性较低,或有望抵御中国进入滞涨期,而跨越类似日本的第四消费时代,进入下一轮消费社会迭代;但同时,生育率降低、人口老龄化也确实是中国即将面临的风险。
二、在企业竞争力分析方面
产品:品牌商需要调整战略、调整组织架构,在产品设计上迎合、取悦消费者,而非引领消费者,这将成为一大关键竞争因素。
营销:对于多数技术壁垒不高的消费品行业,具备调动消费者情绪、提供情绪价值的能力的公司才有更高的胜出几率。
渠道:虽然渠道壁垒在第三消费社会有所降低,但由于渠道结构更加复杂,如何处理好各渠道之间的利益冲突、如何进行各渠道的取舍优化,成为品牌商面临的重要问题;此外,电商是进入壁垒非常低的渠道,也意味着竞争激烈,与电商平台的议价关系也将对利润率产生重要影响。
在第二消费社会,渠道能力决定了收入(即能否卖出去),产品力(更多是基础品质和技术能力)对收入有重要影响;产品力和营销能力也是加分项、是溢价能力的来源之一,影响了利润。而在第三消费社会,营销能力和产品能力(外观设计、高阶品质)共同决定了收入(即能否卖出去),渠道能力则更多决定了利润。
因此我们认为消费行业在第三消费时代有较高增长潜力,看好整体消费行业的发展。建议关注上述在第三消费时代更具增长潜力的细分领域,重点关注符合新时代环境需求的能够在产品和营销上取悦消费者、调动消费者情绪的企业(且具备相应的组织架构),并积极关注企业的渠道调整进程及电商渠道议价能力。
三、风险提示
(1)经济增速放缓;(2)人口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