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偏好境内旅行
始于庚子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目前在国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公众生活逐渐回到正轨。作为受到疫情冲击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旅游业也将逐步迎来恢复期。奥纬咨询于2020年3月进行了一项针对中国游客旅游行为偏好的调研,试图揭示一系列消费者旅游行为的动向与变化。
研究发现
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对受访者的旅行安排造成的影响十分明显,大部分受访者均持谨慎态度:有多达六成的受访者表示要在大陆现存确诊病例清零并保持一个月后才会开始下一次旅行;同时还有7%的受访者表示整个2020年都不会考虑外出旅游。
在疫情后首次旅行目的地的选择上,我们发现有近八成的受访者倾向选择境内目的地。奥纬曾在2019年11月进行中国游客年度调研,数据显示有多达64%的受访者表示其在2019年的境内游次数多于上一年,显示出中国游客向境内回流的趋势。结合最新的调研数据,我们相信受到疫情影响,这一趋势将在2020年延续。近七成的受访者仍然对境外疫情表示担忧,同时旅游时间/预算变少、支持境内旅游业、外国政府/外国人在疫情期间对中国不甚友好等,均是大家提及较多的首选境内旅行的理由。
在旅游目的地的排行中,云南、北京和重庆位列境内游三甲。在境外游部分,高达57%的受访者选择亚洲作为目的地,远远高于欧洲和大洋洲国家。在这样的选择背后,除了已经计划安排好这一因素以外,受访者主要考虑的因素还包括要接近自然、安全和方便灵活。
当问及未来的出游频率时,有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不会改变今年的出游频率,四成受访者由于担心疫情复发及工作忙碌/收入降低等客观限制表示会减少甚至取消出行计划,但同时仍有12%的受访者提出会反其道而行之,增加出游的频率以放松心情。
尽管旅行的意愿和频率因疫情受到一定影响,但一旦出游,大家的旅行预算却没有减少的迹象。在调研中有近六成的消费者表示愿意较疫情爆发前增加旅行预算(家庭收入越高,意愿越高),尤其是在餐饮、当地体验(主要包括旅游门票、娱乐项目等)和购物等项目上。
在出行交通方式的选择上,自驾和徒步/骑行愈发成为大众青睐的方式,而旅游大巴、火车和船等人口密度较高的出行方式则因为此次疫情的影响受到冷落。
前不久的“钻石公主号”事件令邮轮业面临重重压力。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受访者针对邮轮出行的意见较为分化:有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再考虑参与邮轮出行,其中绝大部分都对邮轮存在的健康安全风险表示担忧;但同时也有51%的受访者对此更加乐观,他们相信“钻石公主号”更多是偶然事件,同时邮轮公司势必会采取整改措施保证乘客的健康。
报告结语
总体而言,调研结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尽管目前在疫情影响下,大部分受访者选择暂缓旅行计划,但中长期来看,人们的旅行规划并未受到根本性的冲击,仍有近六成受访者表示不会改变今年的旅行计划,甚至可能会增加出游,并且也愿意增加旅行预算。我们认为这一方面反映出人们普遍对国内疫情得到控制抱有乐观心态,另一方面反映出消费者对于出游的渴望和需求仍然旺盛——这为旅游业的逐步复苏定下了积极的基调。
考虑到境外疫情目前日益严峻,而境内游相对灵活便捷,中国消费者对于国内旅游的偏好正在进一步升温。值得留意的是,不少受访者表示他们倾向于境内游的原因之一是希望支持在疫情中受到冲击的国内旅游业。
在疫情影响下,消费者们开始将健康因素纳入出行考量。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疫情后人们更多地希望亲近自然,并选择疫情风险较小、健康安全系数高的地方作为旅行目的地——拥有绚丽自然风光的云南成为了本次调研境内游的首选。与此同时,远离人群、享有相对独立空间的自驾游亦受到青睐,徒步和骑行也成为人们疫情后健康出行的热门选项。
我们认为,疫情使中国游客的出行变得更加谨慎,而消费者由此产生的新需求将为旅游业带来机遇。由此预计,围绕自然、健康、安全等主题的“生态游”将愈加受到中国游客的追捧,自驾游相关产业例如租车服务的需求将日益旺盛。越来越多的人们乐于在旅途中通过徒步和骑行等方式更加亲近自然。
伴随着这一系列变化,不变的是大家依然强烈的出游和消费意愿。国内旅游市场有望在疫情过后逐步恢复元气,相关产业也应充分洞察疫情之后消费者出现的行为偏好上的变化,从而抓住机遇迎头赶上。我们认为能够提供精品短途旅行或定制化自由行路线、主打当地特色饮食和独特玩乐体验的旅游产业链相关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