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字库行业报告2020

字库行业虽是不易被人关注的“幕后行业”,却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电子设备上,我们不仅能打出各种彩色动画字体,还能通过手机应用自创字体,企业市场上,越来愈多的企业选择定制企业字体。我国字库行业伴着互联网的东风,正在进入创新涌现、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字库行业发展状况如何?未来发展机遇又如何?前瞻产业研究院特此发布《2020年中国字库行业报告》,通过行业现状解析我国字库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及提出相关建议。

中国字库行业概述

在字库行业中,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字体、字库为核心。

字体是文字的外在形式特征,是某一类特定的文字之风格样式,是文化的载体。字体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字体独特的方块字形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现代,字体作为文字的“外衣”能够在平面设计、媒体出版、社交互动等多个领域起到传达信息和情绪,体现作品美感,更好的表达作品内涵的作用。

字库本身外在表现形式为“单字”,实质是为了得到可在计算机及相关电子设备的输出装置中显示相关字体字型而制作的由计算机执行的代码化指令序列,属于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字库的开发,通常需要经过设计概念、设计种子字、拼字/修字、(符号+西文)设计、编程合库、品质检测、应用测试等步骤。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字库所属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I65)”下的“数字内容服务(I657)”;数字内容服务指数字内容的加工处理,即将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信息内容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加工处理并整合应用的服务。

按语言进行分类,分为中文字库和西文字库等;按字符集进行分类,可以分为GB2312-19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 12345-199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辅助集)、GB18030-2000(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GB18030-2005(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等。

“字库”一词最早出自宋代的“字库塔”,中国传统文化中推崇“敬天惜字”。在仓颉造字便出现“天雨栗、鬼夜哭”、“龙乃潜藏”等奇观,文字紧密联系着天地,是先人的心迹,因此古人为焚烧字纸制定专门的礼仪和设施,字库塔即为焚烧字纸时所用的塔型小建筑。

中国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在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中有着重要作用。唐代的主流字体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易于识别被作为印刷字体使用。宋代,刻书、印书活动在全国都有出现,为了提高刻书、印书的效率,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而后又发展了锡活字、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等。

20世纪80年代,步入数字时代,激光排照、计算机字库、电脑排版技术逐渐取代传统铅字印刷;20世纪90年代,中国计算机字库行业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但进入21世纪以后,市场接受互联网浪潮的数次洗礼,免费成为了网络繁荣背后的真正王道,由技术带来的免费便利与盗版猖獗不可遏制,整个字库行业发展遭遇空前冷冰。

2010年之后,随着互联网用户规模的不断壮大,以及用户付费意识的逐渐提高,字库行业逐渐复苏。

中国字库行业发展政策环境

字库是中华文化信息时代得以传承并发扬的重要载体,在国家文化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将中华文字的信息作为一项重大工程,并积极推进“中华字库工程”。

字库软件中的字体文件的功能是支持相关字体字型的显示和输出,其内容是字型轮廓构建指令及相关数据与字型轮廓动态调整数据指令代码的结合,其经特定软件调用后产生运行结果,属于计算机系统软件的一种,应当认定其是为了得到可在计算机及相关电子设备的输出装置中显示相关字体字型而制作的由计算机执行的代码化指令序列,因此其属于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三条第(一)项规定的计算机程序,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即,字库软件的法律定性应当为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字库是随互联网而产生的新兴事物,与互联网的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为字库提供了多个应用场景,另一方面汉字字库单字不再局限于作为字库软件的组成物用于编辑设计商品装潢或商业标识,更多的是在承担着互联网的传播功能,助力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数据,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达到34.8%;预计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或接近36万亿元。

随着互联网和阅读技术的发展,依托手机、电子阅读器、Pad等设备进行的数字化阅读也在不断发展。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9.3%,较2018年上升了3.1个百分点。

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截至2019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总量达到4.7亿,人均纸质书接触量8.8本,人均电子书接触量14.6本,其中接触20本以上电子书占比53.8%,较2018年上涨3.4%。

近年来,国民付费意识逐渐提高。网络视频方面,根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数据,网络视频付费用户比例快速提升,从2014年的11.7%提高到2018年的53.1%;

在数字音乐付费方面,根据iResearch发布数据,截至2018年底数字音乐付费用户规模已经超过3800万人,付费渗透率达到5.3%;预计2019年底数字音乐付费用户规模超过4700万人,付费渗透率为6.3%。

中国字库行业报告2020插图 中国字库行业报告2020插图1 中国字库行业报告2020插图2 中国字库行业报告2020插图3 中国字库行业报告2020插图4 中国字库行业报告2020插图5

资源下载地址

该资源需登录后下载

去登录
温馨提示: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学习使用。若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我们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