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金融业增值税回顾及展望
2019年,我国金融市场内外并举,在国内继续加强金融监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例如:推动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多家商业银行获批发行永续债,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进一步推进资管新规实施,理财子公司进入元年。
国际上,我国则不断拓展和深化金融对外开放程度,例如:进一步放宽外资金融机构的设立条件;扩大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的投资范围,取消其投资额
度限制;沪伦通、H股全流通等措施也在2019年陆续推出。这些措施增强了境外投资者对中国金融市场的信心,吸引了更多资金流入。
2019年也是我国增值税体制经历的重要一年,除一系列增值税深化改革措施陆续推出外,201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征求意见稿)》(后文简称“增值税法征求意见稿”)的
颁布,更预示着我国增值税税制向立法形式的华丽转身。增值税法征求意见稿在采纳经合组织国际增值税/货劳税指引(简称“OECD增值税指引”),统一适用货物和服务的增值税法规、明确增值税征税范围,允许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取消服务视同销售等方面取得进步。
作为国际上少数对金融服务全面征收增值税的国家,我国的金融业增值税体系已实行近4个年头。几年来,我国金融业增值税政策在实践中探索,在不断的调整和改进中实现了营业税到增值税的平稳过渡和制度的不断优化。当然,作为一个业务复杂性高、业务模式更新快的行业,金融业务在与增值税碰撞融合的过程中也凸显出一些痛点和不确定性,对现行的增值税的政策提出了诸多挑战。
此外,随着增值税政策的发展以及风险分析导向的税收监管、税务大数据等一系列科技手段在增值税监管中的运用,我国的增值税监管环境和监管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革。一方面,在面对金融企业庞大的业务数据和复杂的交易结构时,我们看到税局监管机构已日趋依赖智能化手段对企业的增值税状况进行监督;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有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开始在增值税管理中加大科技力量的投入,搭建全方位的智能化增值税管理体系。
本文旨在从金融业务的变化、增值税政策的新进展,金融业增值税执行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增值税监管环境的改变等方面对我国2019年金融业增值税进行回顾总结并对2020年金融业增值税发展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