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粤港澳大湾区通航报告

执行摘要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九个广东省城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和肇庆,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区,位于中国的东南边界,环绕着珠江的出口。

大湾区的人口约有6700万,仅占中国13.8亿人口的一小部分。广州的人口约有1450万,而深圳约有1250万。按地区面积,大湾区占56,500平方公里,即中国总面积959万平方公里的0.5%。

中国有望超越美国,到2030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过去五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左右,而大湾区占中国GDP总量的12%左右。大湾区还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8%,以及全国入境游客的12%。它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省份,多次录得超过16%的增长。

随着大湾区倡议逐步落实,为响应大湾区的发展,区内公务和通用航空(“通航”)市场一直在扩张。该地区目前有244架固定翼飞机,160架直升机和7架熱气球。香港和深圳拥有大湾区城市之中规模最大的飞机机队。在区内52家运营商中,超过一半(接近54%)仅运营公务机。 25%只运营直升机,而大约10%只运营涡轮螺旋桨和活塞式飞机。

在这244架固定翼飞机中,202架(接近83%)是公务机。湾流和庞巴迪是地区中领先的制造商,分别拥有94架飞机(47%)和71架飞机(35%)。远程公务机是最受欢迎的,占公务机机队的62%。

大湾区目前有160架直升机在运作。随着大湾项目将改善地区内的连通性和经济产出,预计直升机数目将会增加。空客直升机和西科斯基是该地区领先的制造商,分别拥有49架直升机(31%)和38架直升机(24%)。中型直升机是最受欢迎的尺寸类别,占大湾区直升机机队的43%。

该地区有42架固定翼飞机是活塞式或涡轮螺旋桨飞机。赛斯纳在该地区的固定翼涡轮螺旋桨和活塞式市场占据领导地位,共有22架飞机(52%),其次是西锐和钻石,分别为8架(19%)和7架(17%)。最受欢迎的尺寸类别则是单引擎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占52%。

大湾区目前有15个运营机场和19个直升机停机坪。在15个运营机场中,有7个专门处理客货运航班,6个供直升机使用,2个供通航使用。19个直升机停机坪中,有8个是建在地面的,而有11个是建在楼顶的上。大湾区目前建有4个固定基地运营(FBO),分为位于广州、深圳、澳门及香港。

一直以来,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都要求飞机机主和运营商遵守严格的监管政策。 2017年,当局放宽了几项法规,简化了申请许可的程序,并使在中国成立通航公司变得更加容易。尽管如此,通航运营商还是面临着飞机停机位和起降时刻的限制,因为这些资源都优先分配给民航。此外,开放低空空域政策的缓慢进度,使运营商必须继续倡导低空空域改革。

报告节选

粤港澳大湾区概览

中国经济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本地生产总值(GDP)在2017年录得历来最高的平均9.5%增长。由当年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掌舵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带来了海外资金、贸易和外国企业进驻,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农业,中国自此跻身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现在同时成为最大而且增长最迅速的消费者市场。

渣打银行预期202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会达到24.6兆美元水平。

纵使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在近年有所减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预期,到了2030年,中国将会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渣打银行亦预期202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会达到24.6兆美元水平。中国在开放初期的确收到傲人的成效,其经济增长曾在1984年录得高达15.2%的增幅,不过最近五年已经回落到7%水平。在2019年初中央政府发布了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其年增长率为6.6%,是过去28年的最低值。中央政府随即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实体经济活力以及扩大内需。

加速增长

“一带一路”这项基础建设和投资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路线将中国与亚洲、欧洲和非洲连接起来,以促进贸易,进一步刺激每个沿线经济体。

粤港澳大湾区倡议是中国大型项目中的第二项,将澳门特别行政区(特区)、香港特区与位于中国内地的广东省联合起来。该计划希望将该地区发展成可与美国旧金山湾地区,纽约都会区或东京都市圈相媲美的地区。

曾经,是制造业带给大湾区经济繁荣;可是近几十年来,风光一时的制造业已开始式微。当地飙升的房产价值、抑制雾霾的措施以及外地更便宜的劳工已经迫使工厂迁入内陆或干脆迁出中国境外,比如越南、斯里兰卡或者柬埔寨。这使政府不得不诉诸于其他产业来催动经济增长。

政府期望继续利用该地区的制造业优势,同时把大湾区定位为一个创新中心。该地区和整片中国大陆将专注于在大湾区培育的本土技术。这意味着更多的自动化程序、更多的金融服务和更加服务主导的经济。

粤港澳大湾区

该地区包括九个城市和两个特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它们呈环状分布,环绕珠江流入南中国海的河口,一般被称为“珠江三角洲”。这个位于东南边境的区域拥有6700万人口,只占整个中国大约13.8亿总人口的一小部分。广州只有大约1450万人口,而深圳则有大约1250万,两者都比上海和北京少得多。大湾区的人口只占中国这么小的比例,但仍远远大于世界上其他城市群:比旧金山湾区多8.8倍,比纽约都会区多2.8倍,比大东京地区多1.5倍。

从面积来看,中国面积为959万平方公里,其中大湾区占全国0.5%,美国则有983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于其他城市群相比,大湾区的面积同样大得多:比东京都市圈大1.5倍,比纽约都会区大1.6倍,比旧金山湾区大3倍。

从经济角度来看,广东省,尤其是大湾区,自20世纪70年代末经济开放以来一直处于中国改革的前沿。政府宣布在该区建立经济特区,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优厚的条件和税项优惠,使区域的经济变成出口导向,成为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制造业基地。此后该地区已成为中国增长最快的省份,多次录得超过16%的GDP增长率。

根据201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它目前是第15大经济体,预计到2025年将成为世界第9大经济体。2017年,大湾区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帮助中国成为最大的出口国。大湾区也占该地区入境游客的12%,其中四个城市被海外游客列为的十大中国旅游目的地。

广东省,尤其是大湾区,自20世纪70年代末经济开放以来一直处于中国改革的前沿。

大湾区的未来

近年来,中国公司在该地区的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各个城市和特区都形成了自己的经济特色:广州以制造业闻名,深圳则因其创新产业和企业家意识而赢得赞誉;香港仍然是一个金融中心,澳门以娱乐事业著称,而珠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度假胜地。

这些主要行业——金融服务、娱乐、赌场以及科技——都可以在美国找到,只不过它们相距数千英里。大湾区则提供以上所有行业加上制造业,集中在一个空中交通不到一小时的可到达的区域内。大湾区的城市结合起来,有能力与世界上知名的城市群比肩。

大湾区倡议进入实施阶段,好几个连接该区的基础建设项目都已经投入服务。高铁网路现已连接香港、深圳和广州,而全长55公里、作为世界上最长桥梁的港珠澳大桥也提供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驾驶选项。

大湾区的进一步整合提供了更多提高连通性的潜力。目前,该地区有四个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澳门国际、广州白云和深圳宝安机场。 虽然它们提供国际和国内航班,但区内仍有提升航空连通性的空间。

新建的港珠澳大桥耗资约187.7亿美元,建设接近十年;广深港高速铁路耗资超过108亿美元,建设超过十年,虽然来往区内热门城市提供更便捷的路线,但核心的路程仍耗时甚长。大湾区既希望通过不同的行业提供机遇,通航的利用显得尤为重要。通勤和包机航班可以提供一种更便捷的方式,例如要来往香港中环和广州的中央商务区时,就可以避免绕路,花费不必要的交通时间。

2019粤港澳大湾区通航报告插图 2019粤港澳大湾区通航报告插图1 2019粤港澳大湾区通航报告插图2 2019粤港澳大湾区通航报告插图3 2019粤港澳大湾区通航报告插图4 2019粤港澳大湾区通航报告插图5

资源下载地址

该资源需登录后下载

去登录
温馨提示: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学习使用。若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我们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