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图是什么呢?
因果图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发明,可以叫石川图,又因为它的形状像鱼骨,又可叫鱼骨图,它能够把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通过树状图的形式呈现出来,让人一看便清晰问题所在,能够在短时间内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总的来说,它就是一种发生问题之后,寻找问题根源的方法。
首先需要对问题成因进行分析,可分为以下几步:
1. 确定问题点的层别;
2. 利用头脑风暴在各层别中找出可能存在的所有原因;
3. 把原因按一定的规则、规律、属性进行归类整理,落实从属关系;
4. 分析确定重要的因素;
5. 调整原因的表述方法,确保简洁概括。
因果图常见用途
因果图一般用在质量出现问题后,从各个方面对问题起源、根源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降低后续同样问题发生的概率。所以在确定问题可能成因、理解团队操作流程等方面都有帮助。
思维可视化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因果图,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简捷实用,深入直观。
1、脑力激荡,转瞬就忘
大部分人脑力最活跃的时候,往往是睡觉前、蹲厕所时,你的脑袋里就像纪录片一样闪回各种片段,也会自我探讨很多深刻的问题,但是转眼就忘了,脑袋一片空白。
2、思维可视化,方便提炼和归纳
聚思维模型是少量善于逻辑分析的人的思维模型,他们善于先自我发散,再筛选可能,然后聚合成靠谱方向,再具体细化。最后沉淀下来的想法,是经层层筛选的。通过思维可视化工具,方便理清思路,进行归纳、整理、提炼、细化。
在鱼骨图中,问题或缺陷(即后果)标在”鱼头”外。在鱼骨上长出鱼刺,上面按出现机会多寡列出产生生产问题的可能原因(或者解决问题的对策),有助于说明各个原因(对策)之间如何相互影响。
利用这种图形便于梳理思路、透过现象看本质,图形化的方法可以让人把精力集中到问题的本质,而不是问题的过程和细节上。
因果图方法
在进行了问题成因分析后,绘制因果图就更加简单快速了,一种把握结果(特性)和原因(影响特性的原因)方便的方法。在生产过程中,基于“人、机、料、法、环”五要素来定位生产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的“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其特点是简单实用,深入直观。“鱼头”代表问题,“鱼刺”罗列出产生问题的原因,问题之间也存在相关性,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