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 Pocket 2 艺术定制版:光影艺术,无限想象

MAGNIFY YOUR IMAGINATION.

开拓无限想象。

美学先锋

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有一条「骨骼裙」,这是一套由聚酰胺粉末为原材料,采用 3D 打印技术制作而成的高定服装。

2011 年,中国超模刘雯身着「骨骼裙」在时装周首秀,一举成为全场最惊艳的模特。

华为 Pocket 2 艺术定制版:光影艺术,无限想象插图

前沿技术和中国超模的天作之合,出自荷兰时装设计师 Iris van Herpen 的手笔,这位最离经叛道的高定艺术家,最早以 3D 打印技术打造高定服饰而闻名。

Iris van Herpen 将古老的高定工艺与创新科技材料相结合,创作出许多先锋和前卫的实验性作品,极具视觉冲击力。

由她所设计的「Escapism」连衣裙,与语音助手、月球探测器、Watson AI、波音 787 飞机一起,被《时代》杂志评选为 2011 年世界 50 大发明之一。

华为 Pocket 2 艺术定制版:光影艺术,无限想象插图1

2024 年,在 Iris van Herpen 巴黎个人艺术展期间,最新的作品也悄然而至。

这一次,技术不再附着于艺术,而是让艺术附着于技术,新作品不是时装,而是一部手机:华为 Pocket 2 艺术定制版。

华为 Pocket 2 艺术定制版:光影艺术,无限想象插图2

光影艺术

华为 Pocket 2 艺术定制版是华为携手 Iris van Herpen 的第二次合作,上一次,他们选择在颜色和纹理上做出创新,打造「万物共生,鎏光脉络」的主题。

这次,高定艺术家决定在视觉上做出突破。合作之初,Iris van Herpen 就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

我希望创造出不同以往的视觉设计,以带来全新的视觉效果和感官体验。

华为 Pocket 2 艺术定制版:光影艺术,无限想象插图3

时至今日,想在手机设计上创造出新的体验并非易事。手机的正面几乎已经被屏幕占据,所有的工艺巧思,只能在背面上做文章——也就是色彩(Color)、材料(Material)与表面处理(Finishing),简称 CMF。

事实上,无论色彩、材料还是表面处理工艺,手机设计师们都已经在不同方面做过足够多的尝试,而要兼顾手感、耐用性以及量产难度,玻璃是最主流的选择。

华为 Pocket 2 艺术定制版:光影艺术,无限想象插图4

高定艺术,就是在主流设计中创造不同。

Iris van Herpen 决定,把华为 Pocket 2 的手机背板,做成一件艺术装置。

准确来说,是一件视错觉艺术装置。

视错觉艺术,是一种利用视觉感知的差异和漏洞,创造出看似不可能的图像效果。

你可能也曾看过那个「无限循环的楼梯」,这是同样来自荷兰的画家 M.C. Escher 的作品,他的视错觉画作极富视觉感官冲击力,是对人类本能的挑战,也总能引起无限的思绪与遐想。

华为 Pocket 2 艺术定制版:光影艺术,无限想象插图5

Iris van Herpen 正是想将这样的艺术效果,嵌入到手机设计当中。年少时古典芭蕾舞的学艺经历,让她习惯于用流动的眼光看待世界。她曾如此描述自己的高定时装设计:

我的设计过程,是把一小段身体的律动,经过 3D 打印的「编舞」,变成一件可以穿的衣服。

Iris van Herpen 把灵动的线条和舞动的形态,带到了华为 Pocket 2 上。在二维图纸上,她利用视错觉的技法,描绘出了梦幻般的立体线条。

华为 Pocket 2 艺术定制版:光影艺术,无限想象插图6

为了实现 Iris van Herpen 设计图景中的梦幻效果,华为 Pocket 2 的设计团队首创了立体动态空间工艺,在厚度仅有 0.14mm 的膜片上,动用了 87 道繁复的生产工序,就像在一张 A4 纸上雕花。

华为 Pocket 2 艺术定制版:光影艺术,无限想象插图7

首先,工艺师将设计图案进行立体重构,分割成 68 万个模块,通过独特的视觉技巧,创造出具备空间深度感的图像,平面设计图在此被重塑成一个三维感设计图。

华为 Pocket 2 艺术定制版:光影艺术,无限想象插图8

紧接着,采用高精准定位的激光雕刻模具,按照重构后的布局,通过纳米压印技术将纹理刻印到膜片上,并以油墨粒径 0.1 微米的精细度,填充图案颜色,形成图纹层。

华为 Pocket 2 艺术定制版:光影艺术,无限想象插图9

而在纤薄的膜片背面,致密排列着 68 万个光刻透镜,工程师以微米级图镜进行校准,将膜片上的纹理图案与光刻透镜一一精准对应,这就是透镜层。

要让视错觉艺术得以完美呈现,「光学摩尔成像」技术是其中关键。

这项技术基于摩尔纹现象,通过叠加两个频率相近的图案形成的明暗条纹,创造出动态立体的视觉效果。

玻璃膜片上的透镜层中,每个透镜直径仅有 100 微米左右。数十万个这样的透镜密集排列,通过它们,光线反射进人眼,形成图像。

华为 Pocket 2 艺术定制版:光影艺术,无限想象插图10

透镜层就像一个画库,藏置其中的画像浩如烟海,但只有匹配正确的钥匙,才能找到对应的图画。

图纹层就是解开这个画库的一串钥匙。每一个观察角度,都有一个对应的图像编码被记录其中。随着观察者角度的变化,解锁的图像也有所不同。在头发直径大小的透镜里,对应着上千个压印点,通过纳米技术定向定量印刷油墨,形成上千个不同视点的图案。

经过校准后,光线通过光刻透镜的折射和反射,得以将光影精准投射到背板玻璃下面的蓝色膜片上,实现微透镜成像。每个微透镜都可以捕捉到来自不同角度的光线,从而呈现出层层叠叠的动态视觉效果。

华为 Pocket 2 艺术定制版:光影艺术,无限想象插图11

原本二维的印花,此刻都有了对应的投影,成为三维空间中的立体线条。在只有发丝厚薄的玻璃平面上,得以形成层峦叠嶂的光影。每一层艺术纹理交相辉映,视错觉的线条与手机形成了奇妙的互动,最终在你眼中形成一幅全新的图景,留下了蝴蝶展翅的隽永一刻。

先锋美学与繁复工艺碰撞,带来了绝妙的化学反应,是一种让人目眩神迷的不现实感。

华为 Pocket 2 艺术定制版:光影艺术,无限想象插图12

第一眼,当层峦叠嶂的曲线,在水平光洁的背板玻璃上层层延展开来,会不自觉地想要用手探究纹理的层次,拇指划过立体的图案,却是平的。

再看一眼,缓缓地将手机放平,底部与视线平齐,期待找到背纹的纵深,却也是平的。

华为 Pocket 2 艺术定制版:光影艺术,无限想象插图13

这是光与影的魔术,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能感受到线条的延伸与律动。光线在手机背面的平滑玻璃上流转,让每一寸光影都有惊喜。

此刻,手机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视错觉艺术品,这是艺术赋予科技的独特美学价值。

正如 Iris van Herpen 所期待的那样:

透过它灵动的艺术效果,感受到生命的活跃与绽放。

华为 Pocket 2 艺术定制版:光影艺术,无限想象插图14

平等之美

当高定遇上手机、艺术家和科学家凑一起时,会发生什么?

华为 Pocket 2 艺术定制版给出了答案。

当独一无二的高定设计,成为人人触手可及的智能手机,这本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美,是一种生活方式,如何用技术传达美的价值,是科技公司的新命题。

华为是其中的佼佼者。

华为 Pocket 2 艺术定制版:光影艺术,无限想象插图15

近几年,华为对手机美学的思考,有个全新的维度,在颜色、材质之外,设计理念主导了新的美学设计。

认知学家、《好用型设计》的作者 Donald Norman 在其著作里曾提及关于设计的三个层次:本能、行为与反思。

本能层次指的是用户对产品外观的第一印象,行为层次则指的是产品功能设计带来的用户体验,而反思层次更关注于用户对产品的深层情感。

华为 Pocket 2 艺术定制版:光影艺术,无限想象插图16

经过多年对手机材质、色彩的探索,华为手机的多样性已经足够丰富,而随着影像、系统、性能等方面的提升,产品体验上也趋于稳定,那么进一步能够抓住用户的,就是在情感上的联结。

呈现科技与美学的想象力,是华为在美学追求上的新目标,这也与 Iris van Herpen 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

时尚亦为器,易情也塑己。

Fashion is an instrument for change, to shift us emotionally.

华为 Pocket 2 艺术定制版:光影艺术,无限想象插图17

不难理解为什么华为会选择与 Iris van Herpen 合作,因为华为 P50 Pocket 艺术定制版和刚刚发布的华为 Pocket 2 艺术定制版,正是华为手机新美学理念的最佳例证。

华为 P50 Pocket 艺术定制版采用了立体微雕工艺,Iris van Herpen 标志性的纹理被镌刻在机身上,传达出艺术与科技共生的设计理念;

华为 Pocket 2 艺术定制版:光影艺术,无限想象插图18

华为 Pocket 2 艺术定制版:光影艺术,无限想象插图19

这两款手机都是从艺术理念出发,让艺术审美引导工业设计,其背后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才能跨越艺术与科技之间的巨大鸿沟。

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美从来不是束之高阁的。

美源于生活,平等地属于每一个人。

华为 Pocket 2 艺术定制版:光影艺术,无限想象插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