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DAO2024:中美风投变调,大玩家主导创新生态

2023年,全球风投市场整体入冬,募资与投资金额双双下降。作为全球最大最活跃的两大市场,中国与美国的创新生态已然迥异,不仅表现在投资方向上,还表现在资金来源上。

但相似的是,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大玩家在塑造当地创新生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中国,城市主导下风投产业综合体崛起,创新“南下西进”;在美国,科技巨头围绕自身产业布局,风险投资交易逆势上扬。

中国风投产业综合体的崛起,既是产业升级转型主动调整的要求,也是针对美元资本日趋断流的对策。

中国本土风投机构(VC)越来越难获得美国有限合伙人(LP)的资金承诺(commitment count)。根据Pitchbook,截至今年11月15日,已经结束募集的总部位于中国的风投基金数量,出资人来自美国的,较近十年来的峰值下降了约90%。上一个低点在2020年,那一年全球疫情蔓延,中国打击资本无序扩张;即使如此,也比今年要多。

看DAO2024:中美风投变调,大玩家主导创新生态插图

中国本土的初创企业也越来越难从美国风险投资基金那里获得融资。根据Crunchbase,今年至今,美国投资者领投的交易次数,仅为2022年全年的一半左右,为2018年以来的最低点。

美国外商投资委员会(CFIUS)审查中国对美国的投资和并购交易由来已久,今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令,打着国家安全的名义,实施“反向CFIUS”,限制美国企业投资“被关注国家”的半导体与微电子、人工智能与量子信息技术,其实就是针对中国。风险投资也受到穿透监管。

红杉资本是全球最大和最活跃的风险投资公司之一,今年,已将其美国和欧洲、中国、印度部门,拆分为三个独立的实体。最近,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要求其提供十多年来在华投资限制领域的详细信息。纪源资本、金沙江创投、高通创投和华登国际等多家知名跨境投资的风投机构也有类似境遇。

中国本土风投市场已经是人民币基金的天下,财政资金与产业资本主导市场。相应的,年底,监管部门为保护投资者,抬高了单个投资者投资于单只私募股权基金的实缴金额门槛,客观上也进一步封印了个人投资者的出资意愿。

今年以来,各地设立引导基金、签约子基金、基金招商的热情依旧有增无减。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政府引导基金目标规模,已从2017年的9.5万亿元人民币,提升至2023年年中的近13万亿。

这一趋势还将在明年得以强化。目前,官方“以投促引”正在进一步下沉,今年以来,多地相继印发了创投基金与产业基金的发展管理办法,中西部省份新成立基金数量逆势增长,尤其是南京、长沙与成都,成为中国风投生态成长性最高的城市;长期主义的社保基金也亲自下场,作为单一有限合伙人,在北京、上海出资设立专项创投基金。

看DAO2024:中美风投变调,大玩家主导创新生态插图1

中国的投资者与创业者也在奔赴中东,寻求美元基金募资来源的多元化,蔚来汽车与小马智行是其典型。但沙特等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它对中国的投资,自身转型叙事色彩浓厚,与之磨合尚需时日。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阿联酋宣布要成立300亿美元新气候基金,把这笔钱花在能源转型、工业脱碳以及气候、技术等领域上。

美国的初创企业也并不好过。许多曾经有前途的科技公司,现在正处于时间和金钱耗尽的边缘。在美国,今年至少有3200家有融资记录的初创公司倒闭,投向它们的272亿美元风险资本打了水漂。Pitchbook称,截至9月底,全球私募股权基金的募资周期为十年来最长。

软银和老虎环球等曾在热钱汹涌时蓬勃发展的非传统风投机构,已经从最活跃玩家的排名中消失了。来自“成熟产业”的“七巨头”的风险投资交易,却在逆势上扬,2023年至今已经超过了400亿美元,为历年最高,其中,超过240亿美元投向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微软、谷歌、亚马逊与英伟达是最活跃的企业巨头,为入冬的资本市场,注入了一股暖气。

看DAO2024:中美风投变调,大玩家主导创新生态插图2

这笔钱既盘活了初创企业,又反哺了产业巨头。今年春天,英伟达加入了1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今年二季度,该公司在早期创投市场出手了8次,三季度达到了11次,多数是人工智能领域初创企业,它们也是英伟达先进算力芯片的客户,相当于“返投”了英伟达。自2005年以来,英伟达在任何一个季度,都没有投资超过4次。

微软、谷歌与亚马逊都是云巨头,也面临软硬件业务的竞争。它们围绕人工智能布局,引入创新力量,进一步高筑了竞争壁垒。根据Crunchbase的数据,微软公司至少已经投资了8家与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初创公司。它与OpenAI达成的100亿美元交易是今年所有行业中规模最大的一轮。谷歌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达成了16笔交易,它旗下的风投机构GV达成了另外13笔交易。

无论是城市主导,还是产业巨头主导,都将推动资金、人才与技术的流动与配置。关键在于防范行政僵化或市场垄断带来的创新效率下降,要让传统的市场化机构发挥积极作用。

到目前为止,中国人民币基金的硬科技投资,成果颇丰。2023年以来,全球风险投资机构或产业投资机构支持的初创企业,当月IPO募资规模最大的上市退出活动中,总部位于中国的占绝大多数,其中大部分都是半导体或新能源等近年来中国投资最热的硬科技领域。

看DAO2024:中美风投变调,大玩家主导创新生态插图3

在人民币基金较少涉足的消费等领域,美元基金也仍有发挥空间。中国的消费互联网创业者正在接管全球的购物车。今年字节跳动收入超过腾讯,优势在于全球扩张,它的竞争对手已是Meta;Temu与Shein合计美国用户,已经逼近亚马逊,超越就在明年。这样的中国企业还会继续出现,它们首先在10亿用户市场获得验证。

中国民营企业新一波出海大潮正在泛起。这一轮不同于以往的商品出海、商业模式和资本出海,而是创业者出海。中国在电商、新能源、机器人、游戏、网络教育、AI应用、生成式内容等方面具有优势,这些领域出海的企业家和创业者,如果能建立起游刃平行市场的业务架构,不愁吸引到美元投资。

中国仍是美国资本难以割舍的高回报市场,而且已经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来源。美元资本在国内呼吁对多元化投资的有限松绑。美国的“反向CFIUS”监管,交给了与中国往来密切的耶伦,执行细则已经进入起草阶段,或在明年公布;美国国家风险投资协会(NVCA)警告说,过于严格的禁令,将让美国在全球竞争中处于劣势。

在美国内部,企业风险投资仍然只是对市场化风投的补充。后者正在等待明年的降息预期,这将重新为生物科技、消费科技等领域带来更充沛的资金。

2024年,人工智能仍将是全球创新的主题,中国与美国会是竞争最激烈的两个市场。风险资金将优先满足这种“紧张平衡”,大玩家主导的创新生态仍将扮演重要角色。但在非排它竞争领域,多元化来源的资金将继续在市场渗透,最寒冷的时候即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