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半导体IP行业研究报告

2023中国半导体IP行业研究报告插图

半导体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通常也称作IP核(IP core),指芯片设计中预先设计、验证好的功能模块,处于半导体产业链最上游,为芯片设计厂商提供设计模块。

半导体IP按交付方式可分为软核、硬核和固核;按产品类型可分为处理器IP、接口IP、其他物理IP及其他数字IP。由于其他数字IP无专门厂商,本报告主要对前三类半导体IP进行细分分析。

随着半导体行业高度垂直分化发展,半导体IP的用户可分为IDM、晶圆代工厂、Fabless及OSAT四大类型,并广泛落地应用于消费、通信、汽车、工业、军工航天及数据中心等细分领域。

半导体IP处于半导体上游供应环节,由于性能高、设计复杂、功耗优、成本适中、技术密集度高、知识产权集中、商业价值昂贵,已经逐渐成为芯片设计的核心产业要素和竞争力体现。

IP行业是半导体产业分工精细化的结果。轻设计时代,设计公司通过购买成熟可靠的IP方案,就可以实现某个特定功能。这不仅大大降低了芯片设计的难度与成本,还以可复用的模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生态圈,使得用户能专注自身优势价值的创新性,令低成本创新成为可能。

摩尔定律下,随着先进制程不断演进及线宽的缩小,芯片中晶体管数量大幅提升,以解决更复杂的功能应用,而复杂的功能应用对IP的数量和性能需求不断快速提升。

先进工艺节点在提高芯片单位面积性能、降低单位成本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芯片的设计成本和设计风险。为此,芯片设计公司出于降低成本、平摊风险与加速产品上市的考量,更多地使用经过验证的半导体IP。

虽然当前半导体产业处于下行周期,但产业本身已进入了继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个发展周期。下游市场中,在消费终端市场疲软、消费电子类芯片库存堆积的同时,数据中心、汽车、 AI、工业等领域的芯片供不应求。

其中,受新基建、数字化转型与数字中国远景目标等国家政策促进及企业将本增效需求驱动,我国数据中心业务持续高速增长,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0.69%,而这需要各式芯片来处理庞大数据;汽车作为IP下游主要应用领域之一,中国汽车智能化趋势将为半导体IP行业在内的汽车产业链各环节带来增量;此外,人工智能的拓展应用也不断催生AI芯片的需求,而AI芯片市场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新的相关AIIP核的支撑。

资源下载地址

该资源需登录后下载

去登录
温馨提示: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学习使用。若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我们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