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色出行指数白皮书

城市绿色出行指数白皮书插图

《城市绿色出行指数白皮书》以阿里云、浙江省数据开放融合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及相关数据挖掘方法为支撑基础,描述城市交通现状、居民出行特征、出行能耗和碳排放现状,专注绿色出行评价指标体系及多模式出行碳足迹量化的研究。

本报告由阿里云、浙江大学、阿里巴巴-浙江大学前沿技术联合研究中心(AZFT)、浙江大学智能交通研究所、浙江省数据开放融合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共同发布。我们愿与政府、企业、院校等机构保持开放合作,共建绿色低碳出行共同体。

本研究报告提出碳足迹量化和绿色出行评价指标体系等相关计算方法,融合了行业统计数据、移动支付数据及交通卡支付数据等,力求从时间、空间、效率三个维度客观、综合地反映城市居民绿色出行、出行碳排放与碳减排情况。

报告概要

面对严峻的全球气候问题,减少碳排放是我们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缓全球变暖的重要途径。交通深深地影响全球的碳排放情况,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随着我国双碳计划推进,精确高效计算交通碳排放量、客观全面评价交通绿色出行水平与科学合理制定双碳政策是交通领域推动减碳的三个关键点。

本报告从科学性、合理性、公平性出发,致力于构建一个完善且具推广价值的城市交通出行碳排放计算框架,为城市绿色出行指数制定与相关碳普惠政策提供精确可靠的数据支撑。报告从数据获取与分析、计算方法、评价指标与案例展示四个层面分别详细阐述:

数据获取与分析:本报告在第二章对数据进行阐明,数据均来源于行业公开数据、公交地铁运营数据、路网流量数据和个人匿名出行数据(*)。基于地理信息与人工智能等技术,还原时空全景出行链,构建从交通基础设施到城市交通特征、城市居民出行特征的交通全方位感知。

计算方法:通过对交通模式的划分以及碳普惠行为的界定,本报告第三章与第四章分别提出了碳排放计算框架与个人出行碳普惠行为碳减量计算。碳排放计算框架遵从准确性与公平性原则,提出一套针对私家车、出租车/网约车、公交车、轨道交通、电瓶车、自行车、步行及其他交通方式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并对能源类型、车速、载客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修正,最终实现交通出行碳足迹计算。通过计算公共交通出行、骑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可以减少的交通出行碳排放量,个人出行碳普惠行为碳减量计算则致力于帮助政府构建个人绿色出行碳激励机制,为提高个人参与低碳出行积极性奠定基础。

城市绿色出行评价体系与指数计算:基于前面章节,第五章构建城市绿色出行评价指标体系和区域碳足迹评估体系,并提出城市绿色出行指数。指标体系考虑城市经济、城市绿色出行需求与供给、环境影响,同时建立区域碳足迹量化方法,实现城市绿色出行碳排放监测与实时评估。城市绿色出行指数考量了“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 五大内容,为城市绿色出行提供全面综合的衡量标准。

案例展示:为进一步体现该方案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本报告第六章以杭州市为例,采用实际交通出行数据,分别实现出行链、道路、城市三个级别的多种出行方式交通碳排放计算,并实现可视化展示。通过计算得出,杭州普通工作日单日交通出行碳排放约3.6万吨,并且其主要来源是小汽车出行。

本报告的最后一章对交通碳足迹计算与评价在城市交通管理政策支持的作用进行了简要阐述,希望交通出行碳足迹与碳排放计算框架能够帮助完善碳交易市场、引导合理交通出行方式选择和协调城市交通发展。

资源下载地址

该资源需登录后下载

去登录
温馨提示: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学习使用。若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我们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