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氢能源产业战略发展报告
目前,国内氢能产业呈现积极发展态势,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在部分区域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小规模示范应用。全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300家,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
根据氢能产业联盟的估计,到2025年氢能产业产值就会达到1万亿,其中会有大量的技术创新的公司发展壮大。在此背景之下,大象研究院发布《2022年中国氢能源产业战略发展报告》,对氢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以及相关核心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度解析。
报告观点
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
特点: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化学能是通过氢气和氧气反应所产生的能量,不依赖化石燃料,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具有可循环、零排放、可储能、能源互联等特点。
经济环境:自2022年2月以来,全球范围内启动了131个大型氢能开发项目。预计到2030年,全球氢能领域投资总额将达到5000亿美元。世界能源理事会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全球终端能源消费量中的占比可高达25%。
政策背景:目前,全国20多个省份已发布氢能规划和指导意见共计200余份。全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300家,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环渤海三大区域,氢能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
制氢: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其中,达到工业氢气质量标准的约1200万吨。在制氢环节,目前国内制氢以化石能源制氢、工业副产氢为主,太阳能制氢、生物质制氢等技术处于研究和示范阶段。
储运:在储氢环节,技术主要有固态储氢、高压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和有机物液体储氢等。目前适用于大规模氢能运输的成熟技术方案主中管道运输是最经济的方式,不仅现有技术成熟度相对较高,且对市场价格敏感性低,不会因市场变化而发生较大波动,因此被作为氢能大规模应用的有效途径。
用氢:交通领域走在氢能应用前沿。我国现阶段以客车和重卡为主,正在运营的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车辆数量超过6000辆,约占全球运营总量的12%。
重点企业动态:目前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央企业已经在布局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链,并取得了一批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的成果。
行业发展趋势:2050年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氢能企业将获科创板、创业板强力支持;未来汽车市场三分天下,氢燃料电池汽车必有其一;氢能行业将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二级市2场活跃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