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大型企业数字化升级路径研究
由于大型企业的数字化需求旺盛、购买力充足,因此国内成熟的数字化服务商普遍以大型企业为核心客户。大型企业与数字化服务商的供需磨合决定了我国数字化市场的形态,造就了我国数字化市场与海外市场的差异。
本报告聚焦国内大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市场,报告第一章从实证角度综述我国大型企业数字化市场,并分析了各行业大型企业近年来的主要数字化战略;报告第二章结合单个企业内部数字化发展的步骤和数字化产业演化的整体路径,对国内大型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方式、路径和结构进行了解析;报告第三章列举了大型企业数字化市场的代表性特征,以及对市场形态和行为的影响;报告第五章结合二十大政策,对我国企业数字化市场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01 中国大型企业数字化市场概览
市场规模
2021年中国大型企业数字化支出规模约为2.8万亿元,估算2021-2026年这一支出平均复合增速将达12.3%。
02 大型企业数字化升级的结构与路径
大型企业数字化升级的结构
在“对象”属性上,数字化升级或面向集团/公司或面向个人/团队(即员工),二者核心区别在于信息来源。在“功能”属性上,数字化升级或服务于生产,提升可见的产出收入或工作效率;或服务于管理,以提升管理水平、降本增效等。
升级的内部路径:以“集团x管理”为基础,呈波状路径渗透
站在甲方视角,大型企业内部的数字化历程普遍以“集团×管理”象限为基础和起点,向“集团×生产”和“员工×管理”两个象限扩散,最后向“员工×生产”渗透的波状路径。
大型企业数字化产业历程:数字化产业演进历程与企业内部转型路径基本吻合
30年来中国企业数字化需求的演进如下图所示。宏观视角的数字化产业历程和微观视角下的企业转型路径非常相似,均为从“集团×管理”象限向“集团×生产”、“员工×管理”两象限推进,最后向“员工×生产”渗透的过程。
基础设施与行业理念的推陈出新,影响数字化发展方向
电子化、数据化、智能化代表了国内数字化理念和目标演进
数字化路径走向:生产力导向的数字化工具将更受重视
建议关注“员工×生产”类数字化转型板块
国内大型企业过去20年间基本已完成集团层面以及管理导向的数字化部署。在这一周期的后期,结合当前经济环境,企业将在夯实“集团×生产”类应用和转型的基础上,结合业务形态强化“员工×生产”类的工具升级。
新兴技术迭代沉降,构建大型企业的数字化“新基座”
2020年前后,大型企业在新周期中的需要进一步发挥数据在经营管理中的价值,并将复合、零散的IT资源和应用有机聚合,根据企业需求进行灵活、实时的开发迭代。要具备这些能力,大型企业需要一个大容量、高弹性、生态开放的数字化“新基座”。
“新基座”的建设以数据治理方法论的更迭为起点
数据治理方法论的转变代表着企业数字化从“第一波”的电子化/信息化建设走向了“第二波”的智能化,企业对数据的态度从“存”转变为“用”,企业对AIoT基础设施、赋能AI的数据存储和治理平台、实时分析工具等产生更明确需求。
03 大型企业数字化产业的市场特征
本地部署偏好阻碍订阅制推广:定制化需求和数据安全考量,带来大型企业的本地化偏好
大型企业客户偏好进行本地化的软件部署而非SaaS部署,这一现状短期内或许不会改变,为了持续获得收入,部分软件企业尝试在本地化部署基础上推行订阅制收费。
国内SaaS赛道TAM和估值,应在对标海外市场的基础上结合本土情况进行调整。
政策敏感驱动大企业客户持续投入:估算2020-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目标CAGR为11.4%
政策是大型企业持续投入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因素。2021年,我国首次发布聚焦数字经济的五年规划,下图展示了部分重点内容并对规划中提及的量化指标进行了明确。
政策敏感性需求呈现周期性波动
2023年有望成为“十四五”期间大型企业密集投资期。
考虑到企业支付大型订单普遍存在滞后,五年规划期的第2、3年是大型企业密集开展长期资产投资的时期。2021年是“十四五”起始之年,叠加二十大政策激励,艾瑞咨询认为2023年有望成为大型企业密集投资的时期,数字化市场有望从中受益。
地域偏好影响市场进入模式:大/小型服务商分别可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及分包合作等方式进入市场
从服务商视角看,如果数字化企业希望进入存在本地偏好的市场,大型服务商可以选择设立本地分支机构并积极参与科技产业园的建设来维护与地方政企的关系,小型服务商可与当地头部企业进行分包合作等方式参与大型项目。
04 二十大政策解读&企业数字化八大趋势
二十大报告“数字XX”关键词数量增加
二十大报告中“数字XX”类提法较十九大明显增多,对具体产业的数字化提出了更直接关注,这反映了数字经济发展重心由ToC向ToB倾斜。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成为我国企业提升生产力、生产效率的关键驱动力。
二十大数字经济政策分析
二十大报告中直接提及的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政策,大致可分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政务&特殊行业数字化三大领域。预计,政策重合度高的领域可能成为未来进一步支持的发力点;“产业数字化”板块中涉及行业的头部企业将优先受到政策激励,相关数字化产业有望得到优先发展。
中国企业数字化产业发展的八大趋势:
趋势1:“算力”是数字化第一性。数据是资产,算力是加工资产、产生价值的生产力。
高性能算力是企业数字化由“数据化”阶段迈入“智能化”阶段的关键,只有当企业能以极低成本获取高质量算力,基于数据的各类应用才能得到充分开发。云原生应用、边缘云以及“东数西算”政策有利于从各方面降低算力成本。
趋势2:业X一体化概念的孵化。围绕核心业务需求,各类“业X”一体化概念不断丰富。
客户需要看到数字化投入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因此,市场上已存在的几类“业X一体化”正是围绕与企业业务密切相关的部门及环节展开。
趋势3:重新审视“硬”价值
“硬件”价值受资本偏好影响或被低估,其在数字化转型中的结构性地位将得到提升。同时,软硬一体化的智能生态将推动企业数字化空间建设。
趋势4:场景化是不变的主题
场景化战略满足了企业对实用性的追求,服务商在技术、人才、行业know-how方面的综合实力竞争将会加剧。
趋势5:ToB与ToC交融
ToC产品的设计打磨和商业模式将影响ToB数字化的形态。
趋势6:生态整合加剧
数字化企业分化加剧,ToB一级市场资产重组密度提升。
趋势7:数字化出海正当时
出海企业与出海服务商的产用协同加快国内数字化出海步伐。
趋势8:数字化赋能碳中和
首要关注能源、工业、交通、建筑业的数字化碳中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