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企业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报告
9月3日,中国国际商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和商道纵横共同编制的《中国企业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在服贸会“2022中国碳中和经济发展论坛”发布。
报告摘要
《中国企业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深入领会中国“双碳”目标和“1+N”政策精神,从“初级资源”“工业制造”“商业消费”和“基础服务”四大板块,建立高质量低碳转型理论框架,遴选来自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百项企业案例,系统性呈现中国企业在“六大脱碳路径”下的创新行动,提炼了中国企业探索高质量发展与低碳转型中的优势策略,点亮“百舸争流、激荡40年”的中国企业脱碳之路。
“气候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也必然在高质量发展中解决”——《报告》首次提出“企业高质量低碳转型”的战略框架,将低碳转型放在创新驱动和产业逻辑下,用高质量发展理念指引企业脱碳行动,通过零碳转型行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提出了“负成本-零排放-正增长”的路径特征;《报告》也是首份全面看待企业对经济脱碳的双重贡献的报告(“减低碳足迹”和“放大碳手印”),展示全球低碳转型下企业战略机遇,体现案例企业向全球交付零碳解决方案的核心角色和贡献。
《报告》强调案例企业内生优势对制定零碳战略的重要性,呈现案例企业双碳行动涌现出的“系统性变革”典型成果。通过分析百家案例的特征,首次提出“负成本零碳”和“零碳正增长”的高质量脱碳路径——即通过选取合理的路径(资源可及-技术可达-财务可行),提升脱碳支出的资产形成率(而不是边际成本),在不影响主营业务可持续经营前提下实现脱碳。伴随主营业务脱碳,同时能够整合新技术或新场景,实现原有业务优势变大、市场规模放大,甚至扩展出新业务和新市场,呈现出业务的成长性。
《报告》为工商界领袖制定低碳转型战略提供了理论工具和实践案例,系统性呈现各个企业战略驱动的零碳转型,分析并提炼企业行动所体现出的价值和增长潜力,为公众和资本市场提供积极看待、科学理解企业零碳转型的框架和案例集,也是中国企业向全球交付的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方案展示窗口。
报告亮点
报告首发了“企业高质量低碳/零碳转型”路径,描绘了各行业低碳转型所面临的机遇和风险特征:
通过遴选具有行业引领示范特征的100家高质量低碳转型企业案例,分析了各行业低碳转型中涌现的“减小碳足迹”和“放大碳手印”双重作用。以“新能源-新材料-新智能-新过程”为代表的关键低碳技术创新是驱动产业低碳变革、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源泉。产业协同演化机制将塑造“百舸争流、激荡40年”的碳中和之路。
报告发布了“度假村迁移模型”,可作为企业制定“企业零碳战略”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规划指引:
企业基本风险和机遇特征决定了低碳转型的优势策略。按照外部环境感性和内在能力可迁移性(活性),通过“木屋”、“房车”、“侍者”和“的士”四种特征类型,为社会实现全局最优的“有序转型”提出了“双碳”目标下各行业的内在使命。在产业迁移与协同演化中,中国企业的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高质量低碳转型路径具有“负成本-零排放-正增长”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