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主要汽车集团低碳化转型表现

2022中国主要汽车集团低碳化转型表现插图

如何应对气候紧急状态(Climate Emergency),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关键的挑战之一。近年来,史无前例的热浪、野火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生命垂危的海洋生物、加速消融的极地冰川以及濒临崩溃的生态系统,都在反复地提醒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刻不容缓。

2020年,中国明确提出了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称“双碳”目标)——力争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并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作为碳排放重要来源的汽车行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助力“双碳”目标的达成上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保有量和销售量都较高的乘用车领域。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汽中心)测算,2021年中国汽车行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达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其中,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达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乘用车领域的脱碳进程势必影响到中国的“双碳”目标能否顺利达成。

在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中,使用阶段的碳排放占比最高,这也是汽车行业低碳化转型的重点方向。中汽中心的测算显示,2021年中国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中,74%的碳排放由燃料的生产和使用产生,远超汽车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要实现汽车使用阶段的低碳化,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高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零排放汽车市场渗透率。在2021年中国不同类型乘用车单车全生命周期平均碳排放量中,纯电动乘用车的碳排放量最低,其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相较汽油乘用车低43.4%,相较柴油乘用车低59.5%。在此背景下,中国主要汽车集团乘用车电动化转型表现将影响汽车行业的整体碳中和的进程。

环保机构绿色和平发布《中国主要汽车集团低碳化转型表现》(下称报告),对2021年中国乘用车销量最高的十家汽车集团,通过整理和分析公开数据(截至2022年7月),以企业低碳转型规划、产品脱碳表现和碳排放数据披露三个维度,来评价中国主要汽车集团的低碳化转型表现。

主要发现

在企业低碳转型规划方面,各大车企有所进展但质量参差不齐;

从十家汽车集团的碳中和与碳减排规划上看,目前仍有上汽集团、东风集团、比亚迪和奇瑞集团尚未推出碳中和规划。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作为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引领者的比亚迪,也仍未推出相关规划。

在已公布碳中和规划的汽车集团中,大部分缺乏明确的碳中和范围界定或阶段性碳减排目标。吉利集团的碳中和适用范围界定较为清晰,同时吉利还设定了相应的阶段性碳减排目标,在碳中和规划质量上领先其他汽车集团。

在是否承诺当到达某一时间节点时就只销售零排放汽车方面,比亚迪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家明确承诺只销售零排放汽车的汽车集团。其余车企,即使是已宣布碳中和时间线的汽车集团,也尚未承诺将只销售零排放汽车。

在产品脱碳方面,各汽车集团的表现差异明显,部分头部企业的表现低迷;

从2021年纯电动乘用车销售情况来看,尽管这是中国纯电动乘用车爆发式增长的一年(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占中国乘用车总销量的比重近12.8%),但前十大汽车集团在纯电动乘用车的销售表现上差异明显。比亚迪一枝独秀,2021年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占其乘用车总销量的比例(以下简称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占比)约为43.7%,远高于其他汽车集团,也高于同年中国纯电动乘用车的销量占比,即上文提到的12.8%。除比亚迪外,只有上汽集团和长城汽车的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占比高于12.8%。其余汽车集团则均低于这一水平,对提升纯电动乘用车市场渗透率的拉动作用有限。

从纯电动乘用车的累计销量占比来看,中国纯电动乘用车在2018-2021年的累计销量达527万辆,占中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的6.19%,但只有比亚迪、奇瑞集团、北汽集团和长城汽车这四家的纯电动乘用车累计销量占比超过了6.19%这一比例,其余汽车集团的累计销量占比均低于这一水平。其中,一汽集团和东风集团的纯电动乘用车累计销量占比最低,分别只有1%和2.3%,转型速度缓慢。

从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占比的增长情况来看,2019年中国纯电动乘用车市场的整体销量占比相较2018年增长0.69%,2020年较2019年增长约1%。而2021年则出现了快速增长的情况,纯电动乘用车的销量占比相较2020年增长了约7.8%。但从汽车集团各自的表现来看,只有广汽集团、上汽集团和长城汽车在2018-2021年持续保持了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占比增长的态势,其余汽车集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从增长幅度来看,除比亚迪、上汽集团、长城汽车和广汽集团以外,2018-2021年其余集团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占比的增速在各年度均低于中国整体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占比的增速。

从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达标情况来看,2018-2021年,除比亚迪外,其余九家汽车集团下属企业均至少出现一次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不达标的情况。其中,东风集团、上汽集团、一汽集团和长安集团下属企业不达标次数较多。从2021年开始,随着各家集团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占比的增长,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不达标情况有所改观。

在碳排放数据披露方面,企业急需提升披露质量;

在纳入评价的十家集团中,有七家公布了相关碳排放数据,其中五家公布了范围一和范围二碳排放数据,而吉利集团是唯一一家公布范围三碳排放数据的汽车集团。长安集团、北汽集团和奇瑞集团,则尚未公布碳排放数据。

建议

首先,汽车制造商仍需加大汽车零碳化转型的力度,尽早制定燃油车退出的时间表,实现全面的汽车零排放转型。另一方面,由于汽车制造商的销售结构中传统燃油车仍占据主导地位,传统燃油车的燃料消耗效率影响着道路交通碳排放的水平,汽车制造商在加快电动化转型的同时也需改善其燃油车车型的燃料消耗效率。

其次,汽车制造商应推出具体的低碳转型规划,包含明确的碳中和时间线、清晰的碳中和范围界定以及可量化的阶段性减排目标。目前被纳入评价的汽车集团中,仍有四家汽车集团未出台相关的碳中和时间线。即使是已出台相关时间线的汽车集团,其碳中和规划也缺乏明确的碳中和范围界定或阶段性减排目标。

最后,汽车制造商应加强其碳排放数据的披露及相关数据的细致程度(应包含范围一、范围二、范围三的碳排放数据)。碳排放数据披露,是追踪企业碳减排承诺是否兑现的基础。在被纳入评价的汽车集团中,目前仍有近半数的汽车集团尚未公布其范围一和范围二的碳排放数据。在已公布碳排放数据的企业中,只有吉利集团一家公布了细致程度至范围三的碳排放数据情况。

资源下载地址

该资源需登录后下载

去登录
温馨提示: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学习使用。若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我们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