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2050:1.5℃比想象中更可行

2021年8月9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备受期待的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结论比以往 任何时候都清楚:全球变暖是人为的,而应对气候变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将这份报告称为“全人类的红色警报”。目标很明确:为了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摄氏度(与工业化前的水平相比),必须在205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在2030年前减少30-50%的碳排放(同时必须大幅减少其他温室气体排放)。这些排放中的大部分来自能源。因此,向净零经济转型也是一场巨大的能源转型,其发展速度和程度在历史上绝无先例:和过去相比,时间缩短一半,范围扩大到全球。

可见,关键是如何落实这一目标。尽管人们设想了一系列到2050年的场景,但这些仍不足够。事实上,2021年,全球排放量出现重大反弹,因为经济正从新冠肺炎疫情恢复。是的,真正的改变还没有发生。

本报告是针对这一议题的又一研究。报告建立在对过去能源转型研究的主要结论之上,并提出了一个替代性方法。历史表明,推动能源转型的动力其实是能源的使用和消费方式。发生能源转型是因为新的能源资源给消费模式带来了积极的变化,或者是因为出现了新的消费模式和需要对能源使用方式进行创新。能源供给因能源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这意味着,想要实现如此大规模的能源系统转型,唯一途径是设计一个对消费者有积极意义的转型,加速新的能源系统被消费者广泛接受,而不是被抵制。

这就是我们研究的设想。我们的结论非常明确: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最好方法——不是唯一的方法——是在创新和行为改变的基础上,快速实现经济现代化,其中许多创新和行为改变有助解决气候问题,尽管速度并不总是足够快;还有一些创新和行为改变则需要密切关注并采取可能的缓解措施。人类进步和减缓气候变化之间没有必要相互对立。事实上,如果没有人类进步,气候变化就无法减缓。

在1990年(30年前),谁能想象到,今天全球一半人口所拥有的计算能力是1969年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的制导系统的10万倍吗?这对我们畅想2050年(30年后)的世界有什么启发呢?是的,到2050年,我们将生活在在一个不同的世界。在这份报告中,我们研究了12个关键的转型,针对它们对能源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建模。这些重大转型基本都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它们在服务获取、便利性和生活质量方面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收益。

回到2050:1.5℃比想象中更可行插图

回到2050:1.5℃比想象中更可行插图1

回到2050:1.5℃比想象中更可行插图2

回到2050:1.5℃比想象中更可行插图3

回到2050:1.5℃比想象中更可行插图4

回到2050:1.5℃比想象中更可行插图5

回到2050:1.5℃比想象中更可行插图6

资源下载地址

该资源需登录后下载

去登录
温馨提示: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学习使用。若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我们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