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智能电动汽车超级快充补能体系研究
新能源汽车与充电补能
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374.7万辆,同比增长44.1%,新能源乘用车市占率已达31.5%。是什么原因拖累了剩下的68.5%市场?站在消费者视角“油or电”始终是被掂量和权衡的核心问题——密集便捷的加油站加油还是每公里费用低至油价十分之一的充电,鱼与熊掌能否兼得?换言之:能否用5-10分钟+较低成本让爱车满电再出发?忙碌的充电服务企业深知高“翻台率”才能实现高运营效率。
产业端上游的功率芯片依然是一个“卡脖子”的问题,各家电驱动系统企业已布局了新一代高电压高转速产品,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已经走在了研发-生产-装车的正循环中并陆续推出了高充电倍率的电池新品,为销量“焦虑”的车企或转向研发非纯电动新能源车型或以车企品牌之名布局充电基础设施;整个充电补能产业链都在忙忙碌碌之中翻山越岭,追求成为第一批见到曙光的先锋。
关于《2023中国智能电动汽车超级快充补能体系研究》报告
超充补能体系帮助智能电动汽车突破普及率的瓶颈,之所以说是体系,是因为并不是某项技术的突破或者量产,而是整个电子电气架构的整体升级,涉及产业链的迭代。800V乃至更高压的设计体系影响纯电动车型(甚至是增程式)未来的销量,特别是中高端车型将以超充为主要的卖点进行传播和宣传,如“充电5分钟续航增加X百公里”,因此更需要关注产品设计趋势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另外对于大功率充电桩、液冷装置以及超充站,目前业内没有官方统一定义,导致产品量产应用先于标准落地;目前产业是否已经发展到“答案都写好了,只等老师发卷子”的阶段呢?未来还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技术、新商机、新场景和新服务呢?本报告都将尝试逐一解答。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