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核酸这本账:被夸大的财政,被遗忘的医保

报告观点

 一、疫情以来,核酸花了多少钱?估算约 3000 亿,一半花在今年

核酸大账可分解为两个小问题:测了多少次(检测量)和每次花多少(单价):测了多少次?今年上半年或超 200 亿人次,人均近 15 次。每次花多少?单价降幅已近 9 成,多地混采价格降至 4 元以下。结合检测量和单价变化,我们测算疫情至今核酸费用约 3000 亿,其中今年前4 月已花近 1500 亿;一句话概括,是单价线性下降难挡检测量指数上升。

二、政府“应检尽检”花了多少钱?估算约 2600 亿,全员核酸<重点人群

“应检尽检”可进一步分为全员/区域核酸和重点人群“应检尽检”:

  1. 全员/区域核酸:估算约 1000 亿,背后是边境小城的坚守测算 2020 年、2021 年、今年前 4 月分别约 100 亿、400 亿、500 亿;分省看,各省三个时期费用都未超过 100 亿,单期最高为 2021 年广东的约 80 亿。费用可控的背后,是陆路边境口岸城市的默默坚守。
  2. 重点人群“应检尽检”:估算约 1600 亿,大头从患者到在校师生测算今年前 4 月约 800 亿;分重点人群类型看,2020 年、2021 年、今年前 4月费用大头分别为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和在校师生。

三、常态化核酸会花多少钱?财政账被夸大,医保账被遗忘

一个被遗忘、但至关重要的测算前提,是常态化核酸费用约 80%由医保负担,各级财政仅需支付约 20%。而全国医保仍有 3.6 万亿“余粮”,足够全民 2 天一测 3 年半。以巨额医保“余粮”为缓冲,相当于把 80%的财政负担由年内转嫁到未来,使常态化核酸导致的年内财政压力远没看起来那么大。我们测算年内 2 天一测常态化核酸花费约 4100 亿;大城市常态化核酸财政负担约 1000~1700 亿,不到全年支出预算 0.6%,推广至全民约 1300~2700 亿,不到全年支出预算 1%。

具体来看:

  1. 会花多少钱?“采样圈”建设维护+核酸 2 天一测预计约 4100 亿一是常态化费用,主要是大城市 15 分钟核酸“采样圈”建设维护费。以城区常住人口 100 万以上的城市为大城市范围,测算年内产生的费用约 600 亿。二是核酸费用。按 5 月起大城市全部 2 天一测(全为 4 元/次、10 混 1)推算,年内产生费用约 3500 亿,若一周一测则费用不到千亿。
  2. 财政负担多大?仅需付 2 成,不到预算 1% 常态化核酸多少由财政负担?从深圳、青岛、宿迁等地的规定看,70%~95%由医保报销,财政负担仅约 2 成,指向年内财政负担没那么大。按此测算,年内大城市常态化核酸的财政负担约 1000~1700 亿,若推广至全民则约 1300~2700 亿,不到全年支出预算 1%;再考虑到各级财政转移支付的调剂能力,年内常态化核酸的财政负担从整体到局部都不算大。
  3. 医保负担多大?全国可 2 天一测 3 年,河南、安徽等省承受力较弱全国医保基金尚有巨额“余粮”,短期压力不大。2021 年年底医保基金结余高达 3.6 万亿,不考虑财政补贴,也够全民 2 天一测 3 年半。

但各地医保差异或导致核酸承受力分化:由于我国医保尚未完成省级统筹,各地医保“余粮”不均的问题可能被放大。

哪些地方常态化核酸承受力较弱?医保人均结余较低的河南、甘肃、安徽等省;或倾向于设置更稀疏的采样点和更长的检测周期,以防医保“余粮”过快消耗。

风险提示

核酸单采/混采比例变化,“应检尽检”范围变化,常态化核酸执行超预期。

2022核酸这本账:被夸大的财政,被遗忘的医保插图

2022核酸这本账:被夸大的财政,被遗忘的医保插图1

2022核酸这本账:被夸大的财政,被遗忘的医保插图2

2022核酸这本账:被夸大的财政,被遗忘的医保插图3

2022核酸这本账:被夸大的财政,被遗忘的医保插图4

2022核酸这本账:被夸大的财政,被遗忘的医保插图5

资源下载地址

该资源需登录后下载

去登录
温馨提示: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学习使用。若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我们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