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基建的脱碳之路:数据中心与5G减碳潜力与挑战(2020-2035)

当下,气候变化的影响正对全人类生存发展带来重大挑战,各国纷纷加速向碳中和转型,其中数字化技术在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数字化技术能够与电力、交通、工业制造与农业等重点排放行业实现深度融合,有效提升能源与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生产效率与碳效率的双提升。

与此同时,新冠疫情严重冲击了全球经济的运行模式与人们的生活方式,让数字化经济生产与生活方式成为后疫情时代的新常态。中国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可预见的是,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人工智能将带来计算量和数据量的激增。面临业务倍数级增长随之带来的能耗增加,依赖化石能源发电的数字基础设施正在面临严峻的碳排放挑战。在中国力争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背景下,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座,如何实现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尤其值得关注。

5月28日,国际环境保护组织绿色和平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计量检测中心(广州赛宝计量检测中心)联合发布《中国数字基建的脱碳之路:数据中心与5G减碳潜力与挑战(2020-2035)》报告(下称《报告》),对中国数据中心与5G等数字基础设施的能耗与碳排放趋势做出预测。《报告》指出,在中国2030年全面实现碳达峰之后,数字基础设施的碳排放仍将继续增长,已成为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新增长点,需加速向100%可再生能源转型,尽早实现碳中和。

中国数字基建的脱碳之路:数据中心与5G减碳潜力与挑战(2020-2035)插图 中国数字基建的脱碳之路:数据中心与5G减碳潜力与挑战(2020-2035)插图1 中国数字基建的脱碳之路:数据中心与5G减碳潜力与挑战(2020-2035)插图2 中国数字基建的脱碳之路:数据中心与5G减碳潜力与挑战(2020-2035)插图3

资源下载地址

该资源需登录后下载

去登录
温馨提示: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学习使用。若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我们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