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数据资产估值白皮书

在现今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新时代,中国作为数据生产大国,明确将数据确立为五大生产要素之一,奠定了数据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意义。然而,这随之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如同空气和水面临污染威胁,数据也同样面临权属不清、估值不明、垄断使用等社会经济难题,导致这一拥有无限价值潜力的资源难以真正实现以市场化为主导的平衡。

在全球数据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公共数据开放的步伐在近年来进一步提速。公共开放数据在数据资产生态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为建设“数字中国”提供支撑。基于中国当前的公共开放数据资产现状与挑战,普华永道近日发布《开放数据资产估值白皮书》

以创新“数据势能”概念探索数据资产估值

《开放数据资产估值白皮书》发表了一整套创新的数据资产估值方法论,首次开创性的借用物理学“势能”概念,提出创新的“数据势能”模型,并且以我国18个省级政府公共开放平台上所提供的公共开放数据为切入点,进行实证探究。旨在呼吁各方认识到数据资产估值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并且积极参与到数据资产估值的探索之中,为“数字中国”建设尽绵薄之力。

此方法论目前仍处在尝试探索阶段,虽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与论证。普华永道欢迎学术界、科研单位以及业内人士与我们开展深度交流探讨,携手助推我国数据资产化发展的步伐。

建立全新估值体系,撬动公共开放数据潜在价值

目前,数据资产这一相对前沿的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均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数据资产估值体系。本次研究所聚焦的政府公共开放数据资产,由于具有较强的普惠性,且短期内不以商业化为目标,以传统的估值思路对其进行评价,往往无法完全反映其包括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在内的潜在价值,普华永道提出的“数据势能”估值体系,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估值思路的局限,为开发数据资产潜在价值、完善其评估体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基于物理学概念推演“数据势能”估值模型

首先,该估值体系从公共开放数据资产的特性及构成提炼关键价值驱动因素。公共开放数据价值包含开发价值与潜在价值。前者由全系构建成本与公共开放数据质量调整系数组成。后者则由公共开放数据的潜在社会价值以及潜在经济价值组成。其次,该估值体系以微观角度搭建体系,以宏观角度进行验证。针对微观角度,普华永道尝试借用物理学中的“重力势能”(具体公式为Ep=MgH),首次提出“数据势能”概念,对应的“数据势能”估值模型应运而生。

物理学中的势能(Potential Energy),是指储存于一个系统内的潜在能量,即还未释放出来的能量。根据物理学能量守恒定律,势能可以释放或者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这种能量就是价值。

“数据势能”公式:公共开放数据资产价值 = 公共开放数据开发价值 × 潜在社会价值呈现因子 × 潜在经济价值呈现因子

公共开放数据开发价值,对应传统重力势能公式中的M(质量),即相对固定的因素,等于“全系构建成本 × 公共开放数据质量调整系数”。

全系构建成本指的是构建一个数据资产所需全部投入,包括初始建设成本、期间全部运维成本及管理成本。公共开放数据质量调整系数则是第三方数据资产专家根据数据资产的特性,从公共开放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时效性,及唯一性等五个维度逐一进行打分评价后判断得出。下图明确了这五个维度的定义,同时从这五个维度展示了此次研究的各省级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所提供的数据质量的综合评分情况,结果为76分。

潜在社会价值呈现因子,对应传统重力势能公式中的H(高度)。

作为近五年国家的战略规划,“惠民”成为公共开放数据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价值体现。另一方面的社会价值体现在“提高智慧政府建设水平”,在公共开放数据的基础上,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中,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在提供“惠民”以及“智慧政务”的过程中,公共开放数据将达到远高于其开发价值的“数据高度”。

该因子是基于采集到的各省级政府开放平台数据实际下载量计算得出。潜在社会价值与下载量呈非线性正相关的关系,即其增长率则随着下载量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减少,呈现边际效应递减趋势。

从各省的下载量情况分析,第一梯队省份包括上海和浙江,总下载量均在50万次以上;第二梯队包括北京、广东、山东、四川、贵州、以及广西,总下载量均在10万至50万之间;其余的则在10万以下,形成了第三梯队。

潜在经济价值因子对应传统重力势能公式的g(重力加速度),在此定义为转换率。

有别于传统的势能公式,在“数据势能”中,该因子为非恒定因素,公式=(1+g)x。根据现阶段的观察研究,潜在经济价值是在潜在社会价值的基础上实现的经济价值转换率。普华永道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0、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计算各地区三年平均数字经济名义增长率(g)作为潜在经济价值的基础。公共开放数据应用场景多样性则反映在了x这个指数中。根据第三方数据资产专家对各省市数据应用场景多样性评分,计算数据应用场景系数,公共开放平台数据应用场景的数目越多,涉及行业越广泛,评分越高。

基于上述原始数据1及计算过程,“数据势能”模型测算出18个省市的公共开放数据资产潜在价值超过1000亿元,其中,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浙江省、四川省、山东省(排名不分先后)的公共开放数据实际下载量和应用场景多样性均领先于全国其它省市。

“数据势能”模型估值发现,潜在社会价值占总价值的65%,潜在经济价值约35%。由于目前政府公开数据平台的建设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整体仍在不断探索、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当前阶段,公共开放数据资产尚在蓄积社会价值的过程中,而经济价值理应在社会价值的基础上形成,但借助公共开放数据平台实现大数据变现的案例仍在少数。因此,目前政府公开数据资产所带来的社会价值要大于其经济价值。

宏观合理性测试分析

为了对“数据势能”公式所得出的结论进行合理性测试,普华永道从宏观层面对省级政府公共开放数据价值进行了评估。从各省2020年的数字经济总产值出发,考虑因素包括政府总数据量占全国总数据量的比例,政府公共开放的数据量占政府总数据量的比例,目前已上线的省级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总数据量占全国省市级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总数据量的比例,以及第三方数据资产专家认定的政府公共开放数据价值被激活释放的程度。最终,从宏观层面测算出此次评估的省级公共开放数据价值总和超过1000亿元,此分析结果与从微观层面得出的结论相差无几,足以证明“数据势能”模型估值方法论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科学性,值得继续探究分析。

公共开放数据资产的应用与分析

根据“数据势能”得出的公共开放数据资产估值,我国最具潜力的5大公共开放数据依次为:基础设施建设、民生、金融、医疗、教育相关的行业数据资产。

普华永道研究整理出全国公共开放数据十佳实践案例,其结果主要通过综合考量相关公共开放数据的下载量、关注量、媒体报道次数、以及潜在社会价值等多维度严格筛选得出的。

借用“数据势能”概念将上海与纽约的公共开放数据资产进行对标分析,普华永道发现纽约的公共开放数据价值领先于上海,值得我国各省市去深入学习研究。

未来实践建议

普华永道建议,对于相对起步较晚的省份,首先需在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搭建中大力投入资源,保证用户体验与使用的便利,并且确保上传数据的质量综合评分较高。其次,市场推广与普及教育也极为重要。为便于引流,可将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的链接放置于省政府网站较为显眼的位置。最后,建议大力开发多元化的应用程序,切实做到让公共开放数据“惠民”,提升“智慧政务”,帮助各行各业基于公共开放数据的不断突破与创新,持续提升公共开放数据的潜在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甚至实现弯道超车。

开放数据资产估值白皮书插图 开放数据资产估值白皮书插图1 开放数据资产估值白皮书插图2 开放数据资产估值白皮书插图3

资源下载地址

该资源需登录后下载

去登录
温馨提示: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学习使用。若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我们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