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行业概览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低活动或免疫系统过度活动导致身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身体的状况。大约有100种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主要集中研究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四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市场可分为化学药和生物药两类,本文研究范围为小分子靶向药与生物制剂。
近年来,以托法替布为代表的靶向JAK/STAT信号通路的小分子靶向药领域研究活跃。以细胞因子、受体和信号分子为治疗靶点的靶向生物制剂获得较快发展。现阶段,TNF-α抑制剂是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生物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占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生物药市场份额的90%以上。
受益于患病群体数量基数大和政策推动药物可及性提高等因素,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行业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预计到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62亿元。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基数大,推动用药需求增加
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较为稳定,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的发病率均在0.1%-0.3%之间,预计到2024年,以上三种疾病的发病人数分别为612.0万、397.1万、676.3万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人数的增加,同时疾病诊断能力的提升,将带来药物需求的增长。
政策利好促进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研发与推广
中国创新药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等多项政策促进生物医药行业发展,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研发带来积极影响。同时,将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纳入医保目录,有利于减轻患者用药负担,提高药品可及性,从而促进药物的持续发展。
生物制剂有望逐步取代小分子靶向药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领域主流
伴随生物药创新研发的推进,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生物制剂市场将迅速增长,预计未来十年,其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78亿元人民币,在此背景下,自身免疫性疾病生物制剂将取代小分子靶向药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主要治疗方法,持续获得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