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中国健身房市场发展白皮书
2020双十一终于划下句点,各位“尾款人”、“剁手族”相信已相继收到战果。在这场消费盛宴中,体育消费者因其空前高涨的热情,在此次消费大军中赢得了亮眼战绩,同时也体现了个人健康生活意识的觉醒,正推动着中国健康产业迈进新的发展阶段。
在今年的双十一活动中,健身品牌成交变得异常火热。多家健身房公开了其破亿的成交额,部分线下门店营收同比也获得了大幅增长。德勤最新一期发布的《2019-2020中国健身房市场发展白皮书》显示,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类消费比重逐年增多。新冠疫情提升了民众健康意识,健身房因此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度。
随着中国经济的提升和国民收入的增长,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个人健康以及身体塑形的关注度逐步增加。在过去20年间,德勤中国持续关注并服务了一系列业内顾客。以我们看来,中国的健身房市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 健身房行业于2000年左右萌芽发展,到2004年市场红利引起爆发式增长,并持续数年,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整个市场增速开始放缓;
- 2010年后,全国健身房行业进入到了优胜劣汰时期,大部分处于不盈利或亏损状态的粗放式运营健身房选择关停,行业开始进行健康商业模式的探索;
- 2015年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恢复和国民健康意识的大幅提升,健身房行业再次回暖,整个市场在优胜劣汰的大规模洗牌中呈现了多样性发展态势。根据德勤研究,2019年中国前18大城市市场规模近340亿人民币。
-
- 健身房会员渗透率逐渐提升。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健身会籍渗透率达到3- 6%之间,与日韩的约10%健身会籍渗透率的差距逐渐缩小,与欧美的10-20%相比,还有可观的提升空间。
- 行业正在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转型。行业在逐渐反思过去“重获客轻运营”的模式,内容的丰富化、服务的精细化和营收的多元化是发展的方向。
- 健身房的商业模式开始多元化发展。除了主流的传统健身房之外,精品团课健身房、24小时健身房、私教工作室等其他模式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迎合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需求。
- 在中国独特的互联网经济基础上,新兴服务模式在本土迅速发展。得益于国内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及线上支付、自媒体等平台的普及与成熟,线上健身、直播健身等“互联网+”的概念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落地,市场接受度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对健身房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健身房的现金流压力加重,不少健身房面临重重困境。同时,许多积极创新的健身房试水了线上授课和直播健身来持续激活和留存客户,达到了可观的效果。长期来看,作为大健康产业之一的健身房行业发展向好,一方面民众健康意识大幅提升,健身需求进一步得到释放;另一方面存活下来的健身房运营方变得更有韧性,并且经营管理上更加健康。这次疫情也成为线上线下融合的良好契机,健身房从单一线下模式向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加速迈进。
与此同时,中国健身房市场对于许多海内外专业人士既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也充满着神秘的色彩,但鲜少有专业市场研究机构通过大范围的数据采集及市场走访对中国健身房行业进行缜密科学的分析与研究。为进一步剖析中国健身房行业,了解市场动态与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很荣幸受体育与健身大会(CHINAFIT)与国际健康、运动与健身俱乐部协会(IHRSA)的委托,对中国健身房行业进行了详尽的调研与分析,并撰写《2019-2020中国健身房市场发展白皮书》。此次行业调研中,我们的团队针对全国18个一线、新一线城市的健身房市场进行了实地考察与研究,通过与从业于行业一线的销售人员、教练或管理团队专家的访谈,了解不同城市健身房行业发展的态势与特征,并结合德勤大数据团队从消费者端数据的抓取与分析,描绘了中国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健身房市场的格局。我们坚信本报告视角犀利,内容独具创新,并希望借此与国内外行业内人士及广大投资者分享清晰透彻的市场洞察。
值得注意的是,本报告相关数据内容截止至2019年12月(全年数据未受COVID-19新冠疫情影响),我们希望以此作为行业内常态化发展下的“正常水平”。疫情过后当一切回归正常,我们也会继续出版相关年度报告。因此,2019年的数据可作为常态市场增长比较的基准。 同时,我们也专门开辟了章节讨论了COVID-19新冠疫情对2020中国健身房市场的影响,以及为国内外读者带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