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工智能安防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1959年故宫发生了建国后第一起宝物失窃案,安防概念和产品开始萌芽,第一代的晶体管监听报警设备应运而生;随后中国的安防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逐步从珠三角开始起步,比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大约晚20年,这时的安防系统主要由前端的模拟摄像机、后端的矩阵、磁带录像机以及CRT监视器构成。

早期摄像头大多为日系(索尼/松下/三洋/夏普等)垄断,国内自主生产技术落后,争夺代理权是行业的热点;2001年起国内视频安防企业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以DVR起步并快速发展,最终引领全球。

安防政策及重大项目的落地实施情况:

  • 2003年公安部提出“平安城市工程”概念
  • 2008年-2011年“科技强警”战略、“3111试点工程”、“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概念
  • “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2010广州亚运会”、“2011深圳大运会” 项目
  • 2016年提出落地“雪亮工程”后,2018 年“雪亮工程”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看得到、看得远、看得清” 是早期安防行业的主要诉求,2016年AI技术的产品化引入,使得行业从被动监控向主动识别过渡,“看得懂”成为了视频监控产品的主旋律。

从2016年到2018年初,十三五规划、雪亮工程等不断强调提升安防视图资源共享协作及联网率、高清化建设。监控视频图像结构化数据的协作机制逐步建立,视频监控的清晰度和联网率得到快速发展。

2018年,AI+安防行业进入快速落地阶段,科技开始真正赋能产业,在未来,AI技术将成为推动安防行业的主要力量,市场广度会不断拓宽,各类基于AI技术的垂直应用将不断涌现。

2019年AI摄像机在公安新建动态识别项目中,渗透率20%水平,综合存量市场,5%水平不到。具有视觉算法、产品及方案能力的企业更加具有竞争优势,传统安防、AI企业、通讯企业及BAT企业同台竞技。

2020年“AI+安防”软硬件市场规模大概200亿规模,其中视频监控占据绝大部分,份额近90%。考虑到安防前后端软硬件均存在三至五年后更新换代需求,因此AI+安防具备较大存量空间基础。

2020年人工智能安防行业研究分析报告插图 2020年人工智能安防行业研究分析报告插图1 2020年人工智能安防行业研究分析报告插图2 2020年人工智能安防行业研究分析报告插图3 2020年人工智能安防行业研究分析报告插图4 2020年人工智能安防行业研究分析报告插图5

资源下载地址

该资源需登录后下载

去登录
温馨提示: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学习使用。若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我们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