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睿唯安亚太知识产权2020年度报告

近日,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科睿唯安发布《亚太知识产权2020年度报告》,对亚太地区在专利、商标、域名等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深入剖析。《报告》也对近十年来非实施实体(NPE)在中国大陆的专利诉讼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随着中国大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NPE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国大陆市场。《报告》藉由Darts-ip专利案例数据库,统计的案例数据范围包括2010-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发生的至少一方当事人为国外NPE的专利诉讼案例,统计日期截至2020年3月6日。

专利申请量持续快速增长

过去10 年,中国大陆的专利申请量持续快速增长,在全球总量中占比巨大,并推动了全球的上升趋势。如图 1所示,2010 年至2018 年,中国大陆基于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DWPI)专利族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公开量激增了440%,成绩傲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外两大经济体——美国和日本,几乎没有增长,甚至略有下降。意料之中,中国大陆机构每年提交的专利申请数量巨大,从2010 年到2018 年几乎增长了5 倍。相比之下,同期来自外国司法管辖区并在中国大陆寻求保护的专利数量并没有显著变化,只增长了49%。进一步按照司法管辖区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美国始终排在首位,展现了其在中国大陆开展专利活动的持续性。其中,数字计算机(电子数据处理器、接口和程序控制、机械数字计算机)排名第一,拥有37 万多个专利族。其次是工业电气设备及电话与数据传输系统。

NPE在中国大陆的诉讼趋势

NPE参与的专利相关诉讼数量随时间推移而呈现出的不可否认的增长趋势。2014年和2019年,案件数量显著增加。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NPE在欧洲的诉讼数量也出现了显著增长(62%)。同一年,NPE在美国的专利诉讼案件数量首次出现下降。

无效程序在所有诉讼中的年均占比为80%。2016年,这一占比达到最低(50%)。2016年之后,侵权诉讼的数量骤然增多,之后保持稳定增加。从2014年无效程序数量的激增现象可推断:NPE可能在2014年就提起了大量侵权诉讼,但在2016年之后才反映出来,因为侵权诉讼的判决通常在无效判定之后才做出。自2014年开始,NPE很可能已将其焦点从美国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比如欧洲和中国大陆。

NPE诉讼的地理分布及所涉专利的技术领域

对除无效程序之外的所有其他类别案例的地理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可以看出,NPE倾向于在中国大陆经济发达的省市提起诉讼,例如,江苏省(13例)、广东省(10例)、北京市(10例)、上海市(7例)和陕西省(1例)。其中,有6个案例最终进入最高人民法院审理。NPE在以下一审法院提出了最多的诉讼: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及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诉讼所涉及的专利技术主要分布在电子通信技术领域,尤以无线通信网络的数量为最。这与该行业创新密集、竞争激烈、国内通信产业高速发展不无关系。

NPE专利的权利有效性

《报告》还将NPE专利与一般专利的权利有效性进行了比较,NPE专利以完整范围被认定有效的概率42比一般专利低8%,表明NPE专利稳定性相对更弱。然而,一般专利与NPE专利的全部无效率是相当的。在韩国,NPE专利以完整范围被认定有效的概率非常低,仅为11%,而日本的这一概率高达40%,中国大陆则介于两者之间。对比其他国家,NPE专利在中国大陆得到全部维持的概率接近于美国,同时明显高于欧洲。

中国大陆NPE诉讼的主要趋势

通过对上述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发现中国大陆NPE诉讼的主要趋势:

  • 自2014年起,NPE开始积极地在中国大陆提起诉讼。2019年,案例数量急剧增长。
  • NPE倾向于在发达省市提起诉讼。
  • 诉讼所涉专利主要与通信技术相关。
  • 当某项NPE专利被视为有效时,其保护范围更有可能发生缩减,即被维持部分有效

科睿唯安亚太知识产权2020年度报告插图 科睿唯安亚太知识产权2020年度报告插图1 科睿唯安亚太知识产权2020年度报告插图2 科睿唯安亚太知识产权2020年度报告插图3 科睿唯安亚太知识产权2020年度报告插图4 科睿唯安亚太知识产权2020年度报告插图5

资源下载地址

该资源需登录后下载

去登录
温馨提示: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学习使用。若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我们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