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年度专题分析
分析定义与分析方法
第三方支付:从广义上讲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机构作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网络支付、预付卡、银行卡收单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 第三方支付平台并不涉及资金的所有权,而只是起到资金中转作用。
本分析以第三方支付行业为重点,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银行卡收单。分析内容包括行业规模、用户画像、金融科技对支付领域影响等方面进行逐一论述。
第三方支付行业规模以及增长原因
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增长,季度增速趋缓,无序竞争时代结束
移动支付各季度交易规模呈增长趋势,2019年第一季度移动支付行业受季节性调整影响,环比增速减缓为0.96%;移动支付的无序竞争时代终结,开启下半场精细化竞争。
账户侧、收单侧共同创新升级 推动移动支付规模不断增长
第三方支付的主要构成环节——账户侧(发卡行、支付宝等)、收单侧(拉卡拉、随行付等)、转接侧(银联、网联)在移动支付的大潮下协同升级发展,共同促进移动支付规模快速增长;账户侧扫码支付、NFC支付等逐渐普及,收单侧不断推出创新智能扫码支付终端,适应消费者新的支付习惯,相互配合升级,不断渗透各个线下消费场景;线上线下融合,拉动线下商户经营场景价值挖掘,整个产业链规模逐步增大,增值服务不断增多。
支付宝、腾讯金融加强场景渗透,平台机构深耕细分行业
2019年第一季度移动支付交易份额,支付宝与腾讯金融的所占比例高达92.65%;支付宝、腾讯金融继续向场景渗透,以壹钱包为代表的平台机构开始深耕垂直细分行业。
互联网支付年度规模增长,增速季度规模波动下降
互联网支付各季度交易规模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19年第一季度互联网支付交易增速回暖,实现正增长;互联网支付整体呈现增长趋势。然而,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增长速度连年下降。
互联网支付行业集中程度比较低
相比于移动支付而言,互联网支付的行业集中度较低;2019年第一季度互联网支付交易份额占比中支付宝、银联商务、腾讯金融三者居前列所占比例达到56.83%。
第三方支付行业典型企业案例
“支付+科技”全面赋能B端商户,构建拉卡拉用户共生生态圈
拉卡拉支付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支付企业,2011年首批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专注于为实体小微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收单服务和个人支付服务,并提供相关增值服务。目前,拉卡拉支付已正式成为A股支付第一股,累计服务超过1900万家商户、约1亿个人用户,业务覆盖物流、保险、餐饮、物业等众多行业。
安全风控作为赋能B端商户、构建用户共生生态圈的重要基础,拉卡拉支付制定了较为完善的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基于大数据、实时云计算和分布式内存计算的风控系统,具备了实时风控、准实时风控、批量风控的三层能力,业务欺诈损失率保持在约百万分之一的水平,招股书显示,拉卡拉收单欺诈率约为其它同类支付机构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随行付线上线下全场景覆盖,高速增长助力新零售
随行付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拥有人民银行颁发的银行卡收单牌照、互联网支付牌照、移动电话支付牌照、跨境人民币结算资质。除了收单,也在行业解决方案、跨境等领域综合布局,更强调对行业“赋能”,如新零售、保险、智慧物业、教育等。随行付的支付服务已全面囊括了目前商户所涉及的全支付途径,并依托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前沿科技应用,为小微商户提供从收单到增值服务再到支付解决方案的一站式金融服务。
随行付具备足够强的线下渠道建设和科创实力,早在创立之初,就将目光瞄准了被市场忽略的实体小微商户,并通过线下从业人员快速发力下沉市场,抢先扎营三四线城市及偏远城镇。目前已在全国设立28家分公司,业务覆盖全国超200个城市,2000个地级市服务商,为随行付业务构筑起在下沉市场的护城河。
壹钱包场景拓展加速 金融科技服务升级
2019年,壹钱包旗下支付机构积极落实监管政策,完成100%断直连及备付金上缴,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持续提升风控建设,强化金融安全。在服务向纵深化发展的新市场竞争环境下,壹钱包把握市场先机,立足金融科技能力创新和输出,重点向线下商户和大品牌企业提供深度定制化服务。
在文娱领域,壹钱包与中国大陆首座迪士尼度假区—“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结成深度战略联盟,发行官方礼品卡——迪士尼奇梦卡,并整合输出综合解决方案,升级迪士尼场景消费体验;在信贷领域,壹钱包深度挖掘信贷行业新模式下的企业需求,为国内领先的借款服务平台“平安普惠“提供深入业务全流程的定制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