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储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3年中国储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插图

储能是指能量的存储,即通过一种介质和设备,把当前剩余的能量以其本身的形式,或者换成另一种能量形式存储起来,根据未来使用的需求,以特定能量形式释放出来的过程。广义上来看,储能包括储电、储热、储气/氢以及化石燃料。本报告核心讨论储电。

部分观点

储能技术是通过特定的装置或物理介质将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不同方式存储起来,以便以后需要时再次利用的技术。按照存储介质分类,电能存储目前主流的划分方式包括机械储能、化学储能以及电磁储能。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目前已有约13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其中,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

发展储能技术是推进能源结构转型的必要条件,因为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导致电力供需平衡难以保证。储能技术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比例,降低对电网的冲击,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从2021年全球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总体来看,美国、中国、欧洲三大市场占据总体市场的80%,其中美国占比34%,中国占比24%,欧洲占比22%。值得注意的是,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电网级)储能市场由中美主导。

根据CNESA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球已投运的(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09.4GW,相较于五年前增长19%。抽水蓄能占比高,涨幅较小;储能的增长几乎全部来自于新型储能,五年间占比已达12.2%。其中电化学储能为增长主力军,从2017年的2.9GW增长至如今的23GW,占据新型储能市场90%以上的份额。

资源下载地址

该资源需登录后下载

去登录
温馨提示: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学习使用。若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我们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