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数字孪生城市行业研究报告

2023年中国数字孪生城市行业研究报告插图

数字孪生这一概念发源于NASA,广泛应用于工业,并迅速成为了各地政府城市运营和管理的抓手,“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数字孪生城市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此背景下,艾瑞撰写《2023年中国数字孪生城市行业研究报告》,从定义内涵、技术体系、行业发展现状和应用场景等角度展开分析,旨在与行业多方分享和探讨对数字孪生城市的认知、积累和阻碍数字孪生产业发展的难点问题,共同推进数字孪生城市行业的发展。

报告观点

概念定义:数字孪生城市是指在数字世界中创建一个同物理实体城市外观一致、行动一致、思想一致的数字虚拟城市,实现对现实世界的监测、诊断、回溯、预测和决策控制,用于实体城市的规划、建设、治理和优化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市民居住体验

技术体系:数字孪生城市不是单一技术,而是以积木式组装结合了物联网、大数据、BIM、GIS、人工智能等多项前沿技术的“巨技术”,其难点主要聚焦在数据管理、信息模型和仿真分析三个环节,数据接入环节亟需政府层面统一标准,模型层面需要脱离形式主义,关注语义建模,仿真层面需要多领域建立模型库,提升算法的商业化落地能力

发展现状:

  • 市场环境:多方施策与标准制定双管齐下,市场环境整体积极向好发展
  • 产业格局:产业链处于整合发展初期,玩家巨头化特征显著,市场格局未定
  • 市场规模:2022年中国数字孪生城市市场规模为5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0%,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和场景化应用同步落地

应用场景:综合技术匹配度、规模化潜力和市场规模三个维度评价数字孪生城市场景化应用价值,城市交通、地下管廊和产业园区是三大价值场景,其中全景路口结合自动驾驶有望实现规模化落地;地下管廊和数字孪生技术具有先天的适配性,中长期具有发展潜力;数字孪生助力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加速产城融合

思考与呼吁:亟需推进标准统一、商业模式创新和市民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工作进程

资源下载地址

该资源需登录后下载

去登录
温馨提示: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学习使用。若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我们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