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城市公园评估报告(2022年)

中国主要城市公园评估报告(2022年)插图

城市更新行动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部署,我国已进入城市化的中后期,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既要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还要更加注重解决城市本身所产生的问题。

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开展园林绿化专项体检评估,增加百姓身边的绿化活动场地,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程,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坚持人民至上。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构建布局合理、方便可达的公园体系,推进群众身边小而美的“口袋公园”建设,开展“轮换制”养护管理,推动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健全城市绿道网络。

1992年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共授予国家园林城市384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19个,通过创建工作,城市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促进了园林绿化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新的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选管理办法,新的标准从“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风貌特色”四个方面开展评价,强调要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发挥国家园林城市在建设宜居、绿色、韧性、人文城市中的作用。

报告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规智库联合研究发布,采用的是2021年公开的电子地图数据。

报告选取了全国35座主要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评估“公园分布均好度”、“人均公园保障度”两项指标,分别衡量公园布局合理性,以及服务均好性程度。

这35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等6座超大城市,武汉、杭州、大连、南京、青岛、昆明、西安、哈尔滨、沈阳、长沙、济南、郑州等12座特大城市,以及厦门、海口等17座大城市。

“公园分布均好度”一项,在35座城市中,武汉排在深圳、海口、厦门、西宁之后,居第五位。而在12座特大城市版块,武汉更是以1.91分的评价指数,高居榜首。

资源下载地址

该资源需登录后下载

去登录
温馨提示: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学习使用。若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我们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