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G时代“AIoT+金融”研究报告

2022年5G时代“AIoT+金融”研究报告插图

以5G、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通过泛在感知、万物互联等手段应用于各行各业,并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深度融合,向着AIoT(智能物联网)升级,赋能产业数字化发展。当前,AIoT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已初具成效,尤其是在缓解金融业务的信息不对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抵质押物管理、仓储管理、融资租赁、保险定价等典型场景的探索,逐步打造新业态,形成金融业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2022年11月17-19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金融科技产业峰会”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11月18日上午,在“AIoT+金融创新发展”分论坛上,中国信通院发布了《5G时代“AIoT+金融”研究报告(2022年)》。报告详细介绍了当前“AIoT+金融”的发展背景、应用价值、技术体系、应用场景,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策略建议,为“AIoT+金融”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指导性参考。

报告核心观点

1.在金融业,AIoT技术应用已初具成效。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平安银行等大中型金融机构纷纷建设自有的AIoT平台,实现了金融机构内部资产和外部标的物场景的广泛接入,目前已开展抵质押物管理、仓储管理、融资租赁、保险定价等多样化应用场景的探索,支持了金融产品创新。

2.AIoT+金融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弥补金融业务场景中的信息不对称,有效降低金融业交易成本。AIoT具备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等特征,赋能金融业,也可助力数据资源积累与数据价值实现,其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有望从多个层面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效应对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难题。

3.AIoT各层面的技术进步对金融业场景创新形成有力支持。在感知侧,感知技术进步推动金融标的物覆盖面持续扩大;在边缘侧,边缘节点满足金融业对数据安全性、服务便捷性等要求;在通信侧,各类物联网通信技术推动金融业务场景随时随地接入和高效传递;在平台侧,物联网平台成为金融创新重要入口。

4.综合来看,AIoT+金融应用驱动来源可分为内部驱动因素及外部驱动因素。内部驱动因素包括金融机构为提升内部自身管理和金融机构对外服务创新两方面;外部驱动因素主要是各行业物联网应用成果为金融业提供创新输入,驱动金融业增加供给。

资源下载地址

该资源需登录后下载

去登录
温馨提示: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学习使用。若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我们 处理。